【
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近熱播的韓劇《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掀起了新一輪的韓潮。劇中的女主只要吹滅蠟燭就能召喚男主鬼怪,即守護神。這種新奇的設定,讓不少網友為之沉迷,該劇的收視也隨之節節攀升。
每個人心中都有想要守護的人或物,作為人們生命健康的“守護神”,藥品安全問題備受社會的關注。
近期,有多家媒體報道了新藥在試藥階段造假的消息。據悉,在一種新藥推向市場之前的試藥環節,存在著一條灰色利益鏈。在試藥中介的參與下,試藥者的身份、各種指標的數據都可能存在造假的嫌疑。這不僅是對患者用藥安全的損害,還是對醫藥行業的一次重要警醒。
本是守護人們生命的藥品,卻因一些黑心者抵擋不住利益的誘惑而加以利用,嚴重危害了人們的健康。其實,新藥試藥環節造假案只是用藥安全問題中的冰山一角。從之前的“毒膠囊”、“假藥品”、“假器械”、“問題疫苗”到如今的“新藥試藥造假”,這當中折射出的藥品安全問題值得醫藥行業為之深思。
用藥安全的問題日趨嚴重,為了減輕危害,藥企和藥機企業們也在為之努力。賽默飛攜手山東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助力食藥安全的監測。雙方的合作將會進一步促進兩者在藥品檢驗檢測和科研領域的發展,為保障用藥安全發揮更重要的作用。此外,一些藥企,例如,普爾康藥業、鴻茅藥業等為更好地把控藥品的質量,實行透明化生產,遵循層層把關,人人負責的原則,用高標準控制每一個源頭。
有句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藥機企業的主體責任同樣需要落實。以藥包機械為例,包裝材料,尤其是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對保證藥品的穩定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材料的適用性將直接影響用藥的安全性。
而由于藥品中起作用的化學物質的穩定性,將受到包裝材料及包裝形式的直接影響,因此,
藥品包裝機企業在日常生產中更應遵循標準,提高質量水平。據悉,上海欽順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不僅重視產品的研發,還注重細節,不斷加大創新的投入力度,研發生產相應的機械,為藥品安全助一臂之力。
藥企在為藥品安全保駕護航,藥機企業也不甘示弱,政府同樣積極采取措施,維護公眾健康。12月15日至16日,在武漢召開的2016年中國藥品質量安全年會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化監管司副司長張培培強調,藥品抽檢在藥品監管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抽檢不僅能提示潛在隱患和風險,還能推動企業落實主體責任。
據悉,為了推進數據的整合,實現數據共享,中檢院建設完成了國家藥品抽驗數據平臺。2017年全國31個省局平臺抽驗數據將納入該平臺統一管理,為藥品檢查標準的提高、一致性評價、審評審批、再注冊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藥品是人們生命健康的“守護神”,藥企、藥機企業、政府則是藥品安全的“守護神”。雖然守護的主體不一樣,但都有同樣的目的,就是讓藥品變得更安全,讓人們更放心地服用。守護之路還很長,每一方都應承擔責任,嚴把質量大關,共同促進藥品的安全化生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