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這幾天,關于上海、湖南兩地的大型醫院醫生收受回扣占藥價比例高達30%至40%的新聞報道引發強烈關注。專家們也對此事建言獻策,相關人士指出,“其實,這一新聞根本不是新聞,而是醫藥界人盡皆知的現象,根本無需勞煩記者費勁8月才能搞清真相。”
針對此次事件,國家衛生計生委向兩地派出督查工作組,要求調查“高藥價回扣”事件,嚴肅處理違規人員。上海和湖南兩地也時間采取了應對措施。
湖南和上海時間采取整治措施
湖南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詹鳴對此表示,事件查處工作正在進行中,下一步準備開展整治醫療行風行動。目前,湖南省衛生計生委成立了專門調查組對涉事醫院展開調查,涉事醫院已對一名醫生停職,涉事藥品暫停掛網銷售資格。
據悉,湖南省衛計委對藥品回扣問題已提出了“五不準”的要求,嚴禁醫療衛生人員利用執業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不準收受以各種名義、形式給予的回扣;不準違反規定外出會診手術;不準參與醫藥商品推銷活動;醫療衛生機構不準銷售人員進入診療區域從事藥品、器械等商品推銷活動;不準為商業目的統方。
上海市副市長翁鐵慧則表示,上海正在著力探索藥品流通領域改革,力爭真正切斷醫務人員和藥品之間的利益鏈。上海絕不姑息、包庇醫生收受藥品回扣等行為。
湖南提出“五不準”要求,上海也將開展為期半年的專項整治活動。上海市衛生計生委主任鄔驚雷表示,上海將完善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入手防范商業賄賂,對公立醫院開展綜合預算管理,公立醫院基礎建設、大型設備采購、離退休人員工資等基本實現政府投入保障。據悉,上海正在積極制定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的薪酬制度,力爭徹底切斷醫務人員收入與醫療收入的掛鉤聯系。
如何遏制藥價虛高? 專家對此建言獻策
丁慎毅 :讓患者選擇權倒逼醫藥分家
“醫藥分家”改革在形式上并不難,一刀兩斷,將醫院與藥房切分,把藥品還給市場。當中的關鍵就在于必須給老百姓知情權和選擇權。由此可以倒逼醫院盡快實現“醫藥分家”,既然社會藥店能生存,那么醫院藥房就不該虧。醫院虧損的地方更多的在管理。這也進而倒逼醫院加強自身管理,堵住“跑冒滴漏”和可能產生的腐敗,再加上政府給予適當合理的財政補貼,才能真正逐步解決老百姓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顧昕:藥品回扣泛濫的體制根源在于價格管控
目前全國公立醫院正在執行的價格,大多都是在2000年制定的,有些在2006年或2012年有所調整,但也微不足道,遠遠趕不上CPI和人力成本上漲的幅度。問題的根源既不在醫生,也不在于醫院,更不在醫藥代表,而在于對醫藥行業的不當管制。政府固然可以以運動式的方式對藥品回扣進行嚴厲打擊,但卻治標不治本。
葉祝頤:治理高藥價的關口應前移
醫藥回扣的問題一再曝光,說明治理醫療商業賄賂的措施不夠硬。國家在加大醫療投入的同時,要完善配套措施,在理順藥品定價體制、減少藥品流通環節、加強監管方面下下功夫,避免醫藥蛀蟲吞噬百姓利益。只有有關部門下刮骨療毒的決心,引導由以藥養醫向以技養醫轉變,才有望鏟除回扣成風的醫療土壤。
結語:
藥價虛高是塊“硬骨頭”,啃下這塊“硬骨頭”也非一日之功,只強調一方職責是遠遠不行的,也不能單兵突進地解決某一個問題。政策的出臺雖然起到“止痛”的作用,但關鍵還在于能否治理頑疾,對癥下藥才是關鍵。政府只有牽對建立完善相關體制機制的“牛鼻子”,才能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才能讓群眾“看得起病”,讓利益真正落到實處。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制藥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制藥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制藥網http://www.bcw22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制藥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