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自進入12月以來,各種藥物市場的分析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除了分析今年的市場格局外,還對明年的藥物市場進行了前瞻。以下整理了相關藥物的市場分析,哪些類別的藥企將從中獲益?
仿制藥主導國內制藥行業 上市藥企財報較為強勁
相關機構的增長展望顯示,未來制藥行業的增速與2007-2012年期間超過20%的同比增長率峰值相比將出現小幅放緩。仿制藥主導著國內醫藥市場,在藥品銷售總額中占85%的份額。我國制藥商的研發投入通常較低,其寧愿削減研發預算并將其用于給醫院和醫生銷售回扣,因為公立醫院的盈利高度依賴藥品銷售。
機構人士表示,相比同類企業,國內制藥商的規模較小、地域分散程度較低,但公開上市的國內制藥商通常具有強勁的財務狀況,主要由于他們有穩定的自由現金流生成能力和較低的資本開支及研發支出。
前三季度原料藥維持主角地位 民營企業擔當出口主力
盡管近幾年我國醫藥產業不斷加速轉型升級,外貿結構持續優化調整,但這一進程仍較為緩慢。從出口數據上看,今年前3季度,我國西藥類商品三大類別出口比重未發生明顯變化,西藥原料仍為主要的出口類別,出口額占比高達81.88%,西成藥和生化藥的出口比重分別為10.08%和8.04%。
前三季度,我國有10711家企業經營西藥類商品出口,較去年同期增加了559家。其中,民營企業一直是我國西藥出口的主力軍,在三大類企業中占比79%,較去年同期增加了605家,累計完成58.32%的出口額,同比增長4.5%。
處方藥市場格局將生變 藥企加碼醫藥電商
2016-2021年中國處方藥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咨詢報告表明,隨著網售處方藥即將放開、個別省市開始實現網上醫保支付,禁錮醫藥電商的發展的兩個“緊箍咒”即將解除。因此,醫藥電商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有分析稱,若處方藥開禁,意味著千億處方藥市場向醫藥電商開放。
中國醫藥物資協會副會長、北京藥店聯盟理事長周立也表示,處方藥從公立醫院外流或將帶來2000億市場,無論是工業企業、商業企業還是零售藥店都在蠢蠢欲動,緊盯這塊市場。
熱門品種持續升溫 2017國內化藥市場邁向1萬億
據CFDA南方所中國城市公立醫院化學藥終端監測分析系統新數據顯示,2016年1-9月,中國重點城市公立醫院用藥總金額近1000億元人民幣。預計2016年重點城市公立醫院用藥總金額為1298億元,同比上一年增長率為8.76%,相比2015年提高了2.44個百分點。
隨著國家對醫藥行業的管理創新和政策新趨勢,生物醫藥、創新藥物進入的高速發展期。展望2017年,熱門品種在貫性作用下繼續升溫,冷門也不甘寂寞,青澀品種逐漸成熟,剛性需求將推動著滾滾車輪前行。
2017藥市前瞻 生物類似藥不容小覷
國內藥物市場上演“重頭戲”,市場也不甘落后。近日,EvaluatePharma發布了新的2017年制藥業前瞻報告。根據預測,在2017年藥榜單中并無“黑馬”出現。但生物類似藥的威脅正步步逼近,且威力還不止于此,預計2017年藥中還有其它6個產品也將受到競爭威脅。
拜禮來與勃林格殷格翰的生物類似藥所賜,賽諾菲的來得時直接跌落至2017年的榜尾,預測的年銷售額從2016年的69億美元降至2017年的52億美元。此外,輝瑞獲批的英夫利昔單抗(Remicade)的生物類似藥,也將強生有望在該藥上獲得的59億美元銷售額置于風險中。
結語:
于國內而言,藥物市場的格局隨著醫藥政策和經濟形勢發生著改變,國內藥企應緊盯變趨勢,做出應對措施。此外,藥企還要有長遠的目標,提前布局規劃相關藥物市場,充分考慮各類因素,從而適時做出轉變。
于而言,市場競爭已不能用激烈來形容。面對現狀,藥企應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把握好環境,要有有敢于舍棄、敢于并購、敢于引進的勇氣,從而為自己增加“戰斗力”。
-
版權與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制藥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制藥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制藥網http://www.bcw22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制藥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