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引發醫藥圈內熱烈關注。據了解,該意見明確指出促進藥品創新和仿制藥發展,旨在提高產業競爭力,滿足公眾臨床需要。這一重磅新聞的發布引起醫藥界嘩然一片,但與此同時,業界一致認為中國醫藥行業正在迎來又一個發展的春天。
隨著這一重大政策的發布,醫藥行業或將逐步形成一個生機勃勃的創新生態系統,而在這一輪創新體系的光圈之下,制藥機械作為醫藥生產的“心臟”也將迎來新的發展周期。有專家表示,中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投資前景將十分廣闊,且隨著藥品醫療器械創新體系的形成,我國制藥機械行業也將不斷走向創新之路,實現高精尖設備的創新研發,擁有更多的產品。
整合資源 打造藥機行業創新高地
通過不斷的汲取借鑒,創新變革,如今我國逐漸演變成制藥機械生產大國,行業規模不斷擴大,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制藥機械行業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450億元,且制藥機械行業仍然保持著高位增長。制藥機械行業不僅市場規模正在不斷壯大,而且產品也從剛開始的仿制實現了自主創新研發,制藥機械產品的日益豐富為我國制藥行業發展提供了優良的設備保障。
通過多年的日積月累,我國制藥機械行業實現重大飛躍,但是我國制藥機械行業要想飛向更廣闊的天空,在創新領域獲得更大的突破,還需布局,瞄準市場,整合資源優勢。筆者獲悉,在整合資源方面,楚天科技正在著眼布局。如今年以楚天科技為首的三家中企共同發起的對德國諾瑪科公司的并購,成為到目前為止制藥設備領域規模較大的并購案例。
該并購對于我國制藥機械行業邁向產業價值鏈上游,開發中產品具有重要意義。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對我國制藥工業日益高標準的要求,面對醫藥行業創新政策的不斷發布,我國制藥機械只有激流勇進,不斷創新研發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而整合市場、產品、技術等優勢資源則是我國制藥機械行業實現更大飛躍的跳板之一。
據了解,如今我國制藥機械行業雖然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很多設備在生產自動化、數字化、集成化、模塊化等方面的技術仍較欠缺,且產品同質化嚴重。為擺脫我國制藥機械行業發展短板,在創新方面擁有更強的動力,未來的市場更加廣闊,制藥機械行業還需“走出”,不斷加強資源的整合,或并購或其他方式以贏取更強勁的資源優勢,從而以迎接醫藥行業創新發展帶來的市場的“春天”。
破解人才短缺瓶頸 為藥機創新發展引來八方“英俊”
近年來我國制藥機械行業市場規模雖然一直保持著20%以上的速度高位增長,但是我國制藥機械行業技術力量薄弱,同質化問題嚴重等是不爭之實。整合優勢資源縱然能使得我國制藥機械發展獲得一股強勁的力量,但這歸根到底不是長久之計。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才是藥機企業發展的“千年大計”。
據了解,制藥機械行業涉及的專業學科錯綜復雜,對人才的要求也非常高,尤其是對綜合型技術人才需求量巨大,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復合型人才普遍較缺乏。面對新一輪黃金發展周期,藥機企業需要努力打破人才瓶頸,為藥機行業創新發展打造一個永不枯竭的“蓄水池”。
人才投入是制藥機械行業實現效益、科技成果轉化的戰略性投資,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才能更好的實現藥機行業的創新發展。在藥機人才建設方面,有專家指出,應積極探索新的融資途徑和方式,出臺新的政策,以進一步完善引才、留才、用才的政策體系,從而真正讓人才引得進、干得好、留得住,為制藥機械行業創新發展注入不斷的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