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在結束不久的2017第五屆上海生物發酵產品與技術裝備展覽會上,筆者聽到展商們在介紹產品時提到了這些關鍵詞:零缺陷、高質量、新技術。伴隨生產水平的提高,我國制藥機械行業發展步伐日益加快,國產藥機正漸漸走出一條特色發展路,越來越多的藥機企業向世界展示著“中國制造”的風采。

(“日本制造”給國產制藥機械帶來的警醒)
提及“中國制造”,或許很多人會將其與“日本制造”、“德國制造”等相對比,不過自“日本制造”跌下神壇后,人們似乎把目光聚焦到了正在崛起的“中國制造”身上。制藥機械行業是“中國制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趨勢同樣引發了關注。而對于神鋼、日產造假,導致“日本制造”面臨危機的現象,也給國產藥機帶來了幾點提醒。
神鋼所處的行業為鋼鐵行業,筆者了解到,當前范圍內鋼鐵產能過剩,神鋼雖是日本的大型企業,但也抵擋不住大環境的影響,銷量和利潤均有大幅下降。不過神鋼并沒有選擇積極應對,而是鋌而走險,走上了造假路。
造假是制造行業中決不能容忍的事情,業內人士表示,神鋼的這一步已將“日本制造”50年來所積累的口碑和信譽毀滅。對于我國制藥機械行業而言,雖然起步晚,論整體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還不能與國外完全對抗,但處在上升階段的國產藥機更應該清楚地認識到質量的重要性。
制藥機械是與藥品直接接觸的設備,它關系到藥品安全、患者的生命。因此,對于藥機企業而言,誠信生產、質量生產更不應容許缺失。很多藥機企業都將質量生產、誠信生產視為設備產品的根本,他們也在此方面下足了功夫。例如,以質量為主,誠信為本作為經營理念的中國·志泰閥門有限公司。據銷售經理項海華女士表示,志泰自1997年創辦以來,通過了國內外多項質量認證體系,并在國內的閥門行業協會擔任重要職位。良好的口碑也為企業站穩國內市場,走向奠定了基礎。
在追求實事求是,以實際為主,提倡“工匠精神”的中國制造業中,藥機業更應將質量視為根本。藥機企業也要對不合格的產品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吸取“日本制造”的經驗,弘揚“工匠精神”,將質量生產落到實處。需要提醒的是,藥機企業更不能因為利益的誘惑而失去客戶基本的信任。
除了質量為本,“日本制造”的危機還給制藥機械行業敲響了創新的警鐘。上述就有分析,受大環境的影響以及行業競爭的加劇,日企選擇了彎路。這給我國的制藥機械行業留下了疑問,當企業或是行業面臨巨大壓力的時候,除了國家政策的支持,藥機企業該拿什么來推動制藥機械行業穩步向前,保證企業設備的品質和生產?
有句話說得好,“質量源于設計”。相關專家表示,要獲得良好的設計,必須增加對產品的認知和對生產全過程的控制,從而持續可靠地制造出高質量的設備產品。目前,醫藥行業政策頻出,尤其是在鼓勵創新上。此外,醫藥板塊也受到眾多投資機構和證券公司的青睞,行業大環境向好,而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也在推動醫藥行業的擴容。
環境的利好帶動制藥機械行業需求的升溫,只是升溫的速度遠遠高于藥機企業創新的速度。因此,針對設備創新,藥機企業的上升空間還很大。業內人士表示,當前行業政策利好,高科技智能化趨勢盛行,現在正是藥機企業積極創新的大好時機。
筆者了解到,在創新方面,國內藥機企業的步伐已快于過去,越來越多的藥機企業正通過創新打開市場的大門。例如,浙江米勒潔凈設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米勒”)近年來發展較快,據企業銷售經理劉易介紹,這很大程度上還歸功于研發。據悉,米勒憑借技術研發的優勢,目前已經申請了國內8項技術,另外還有國外,以及相關的質量認證。米勒已經在市場中占據越來越多的份額,并以夯實品牌基礎。
“中國制造”現處于上升期,國產藥機也在不斷攀爬前行。這條發展路上,有機遇、有挑戰、也有迷茫,但“日本制造”面臨的危機卻給我國制造業和國產藥機提出了警醒。沒有質量和創新的設備就如同人缺失了靈魂,藥機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就要將兩者真正落到實處,共同推動企業和行業的穩步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