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在鼓勵創新的制度變革下,醫藥行業已漸漸步入3.0的時代。據悉,我國已在多個領域實現產品創新,例如,化藥之靶向藥物、生物藥之重組蛋白、單抗、疫苗、細胞治療等。這些成就都足以證明中國醫藥創新的崛起。
筆者了解到,我國醫藥行業經歷了從“缺醫少藥”、仿制藥黃金發展十年、創新藥嶄露頭角的三個階段。經過長久的發展,醫藥行業正向創新方向靠攏,藥企也在產品研發投入上加大了力度。和整個醫藥行業的發展軌道類似,我國制藥機械行業也經歷了由完全模仿到仿制再到逐漸創新的過程。

從仿制向創新邁進 本土藥機企業向世界展示發展成果
早在行業初期,國產藥機的產品基本屬于模仿,無論是外觀設計、內部結構還是整體技術,國產藥機中屬于自己的東西。具體而言,在20世紀70年代末,伴隨制藥工業的發展,國內小型藥機企業應運而生,主要生產一些簡單的藥機設備和相關零部件。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內藥機企業慢慢發展,但產品品種數量在那個階段還較少。據相關專家介紹,當時的水平只能生產上20世紀中期的藥機設備。
等到了90年代,我國藥機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可生產的設備產品規格達到1100多種。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如今制藥機械行業已不是當年依靠仿制生存的領域。筆者了解到,隨著醫藥行業的快速發展,醫藥市場消費需求的提高,本土醫藥規模日益擴大,中國市場成為諸多國外藥企競相爭奪的“一塊肥肉”。
市場需求逐漸在醫藥領域和藥機行業之間產生了一根無形的繩子,將二者拉近。如今,藥機企業的隊伍正在充實和強大,就像嬰兒從牙牙學語到流暢說話,國內制藥機械行業的發展已走出自己的一套路子。從11月召開的三大行業展會舉辦情況就可以看出,我國藥機行業中的發展現狀。
在剛剛過去的11月份里,三大行業展會相繼召開,包括全國藥機展、2017swop包裝展以及API China原料藥展。來自海內外的制藥企業齊聚一堂,共享行業盛會。從各大展會中展出的藥機產品來看,無論是產品外觀、設備性能,還是質量、創新理念,藥機行業都有了較大的進步。
例如一直追求用創新技術帶動企業發展的廣州銳嘉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嘉”),其在全國藥機展上展出的全智能設備不僅融入了創新技術,還符合時下行業的智能化趨勢;宜春萬申制藥機械有限公司不僅聚焦國內藥機領域的創新,還不忘學習國外先進設備的創新技術,展出的設備產品受到了廣大參展觀眾的青睞;還有用“繡花功夫”設計、創新、生產混合機的中國雙龍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龍”)等,他們都為海內外的參展觀眾展示了中國藥機企業創新發展的成果。
藥機行業的前途在哪兒?在于系統集成和專業專注
相比過去,雖然國內藥機企業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有業內人士指出,“雷同的外觀,雷同的性能,你有我也有。藥機的前途在哪兒?并不在求大、求全,而是在于系統集成和專業專注。”
當前,藥機行業競爭加速是不爭的事實,醫藥需求、行業政策以及市場發展都將未來的“箭頭”指向了創新。若僅憑相似的“皮囊”和“內里”,藥機企業并不能長久立足,行業的光明前途也將遙遙無期。針對這樣的現狀,藥機企業更應重視創新和精細發展。
雙龍集團銷售部部長陳軍就曾表示,雙龍從成立至今一直專注于混合機的研發、生產,30多年的混合機經驗鑄就雙龍在行業市場不穩定的狀態下保持上升趨勢。“未來雙龍還會以混合機為主,積極向歐美企業學習,把設備真真實實做精做好。”
在同質化還較為嚴重的現下,浮于表面并不是長久之計,找到并行形成自身的特殊性才是硬道理。要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的狀態,藥機企業還需多點專業專注,少點投機取巧,這或許能為企業在日后的市場競爭中提升戰斗力。
除此之外,藥機企業也應積極完善基礎設施,加大生產監管力度,推動系統集成。不過,萬變不離其一,盡管目前藥機行業機遇和企業競爭并存,但踏踏實實生產設備,勤勤懇懇創新技術才是藥機企業應該堅持去做的事。也期待,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里,藥機企業能為行業以及市場帶來嶄新的面貌,創造新的輝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