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站 技術文章】中藥片劑的研究和生產開始于50年代,在中藥化學、藥理、制劑與臨床等方面的綜合研究下,中藥片劑的品種、數量不斷增加,工藝也在日益改進,片劑的質量逐漸提高。
根據有關專家的介紹,中藥壓成片劑有很多好處,比如片劑的溶出速率及生物利用度好于丸劑;劑量準確,片劑內藥物的含量差異較小;機械化生產,產量大、成本低,容易達到“衛生標準”。
再比如質量穩定,片劑為干燥固體,且某些易氧化、變質及潮解的藥物可借包衣加以保護,所以,光線、空氣、水分等對其影響較小;攜帶、運輸、服用等較為方便。
在中藥壓片過程中,成品質量主要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包括流動性、成形性、潤滑性。倘若流動性好將使流動、充填等粉體操作順利進行,減小片重的差異;倘若壓縮成形性好,將不會出現裂片等不良的現象;倘若潤滑性好,片劑將不粘沖,企業也能夠得到完整、光潔的片劑。
受益于中藥壓成片劑的利好,
中藥壓片機也迎來了廣闊的市場機遇。中藥
壓片機的主電機通過交流變頻無級調速器,并經蝸輪減速后帶動轉臺旋轉。轉臺的轉動使上、下沖頭在導軌的作用下產生上、下相對運動。
顆粒經充填、頂壓、主壓、出片等工序被壓成片劑。在整個壓片過程中,控制系統通過對壓力信號的檢測、傳輸、計算、處理等實現對片重的自動控制、廢片自動剔除并自動采樣,顯示故障和打印各種統計數據。
目前,中藥壓片機的特點主要是轉速快、產量高、片劑質量好。壓片時采用雙壓、并由微機控制,能將顆粒狀物料連續進行壓片。
除可壓普通原片外,還能壓各種形狀的異形片。具有全封閉、壓力大、噪聲低、生產效率高、潤滑系統完善、操作自動化等特點。
根據相關廠家的介紹,轉臺是中藥壓片機工作的主要執行件,有上、下軸承組件、主軸、轉臺等主要零件構成。轉臺與主軸間由平鍵傳遞扭矩。軌道則由上軌道和下軌道組成的圓柱凸輪和平面凹輪,是上下沖桿運動的軌跡。
上軌道由上沖上行軌、上沖下行軌、上沖上平行軌、上沖下平行軌壓下路軌等多塊軌道組成。它們分別緊固在上軌道盤上,下軌道由下沖上行軌、下沖上行軌和充填軌組成。
如今,片劑已經成為品種多、產量大、用途廣,使用和貯運方便,質量穩定的劑型之一,片劑在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藥典中都有所收載,均占1/3以上,可見應用范圍之廣。
而中藥是我國的瑰寶,在人們保健意識提升,消費品屬性增強等的影響下,以片劑形式存在的中藥已經成為市場的“寵兒”。
在片劑生產工藝方面,相關企業也逐漸摸索出一套適用于中藥片劑生產的工藝條件,比如對含脂肪油及揮發油片劑的制備;如何提高中藥片劑的硬度、改善崩解度、片劑包衣等,很多企業都在逐漸積累經驗,提高產品質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