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日前舉辦的“第四屆全國智慧制藥學術產業大會暨第九屆浙江省制藥工程教育與科技研討會”上,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劉平表示,提高中藥制藥工程技術與裝備的科技水平是實現中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路。
根據《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制定的中醫藥行業發展目標:到2020年,中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5823億元,年復合增速15%,中藥企業收入占整體行業比重從29.26%上升到33.26%。可見,中醫藥產業面臨巨大的機遇,相關企業也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然而從中藥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國在中藥制藥工程方法、工藝以及裝備技術等方面均亟待提高。業內指出,特別是在制藥過程的參數檢測和質量控制上缺乏技術手段,無法保證中成藥產品的化學組成均一和質量穩定性。因此,加快運用高新技術,改造中藥產品的傳統制造方式,提升中藥產品的技術含量,才能推動中藥行業高質量發展。
制藥過程的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是一大方向。據悉,有業內專家經過多年攻關,其團隊攻克了中藥制造在線控制、中藥制造數字化等核心技術,建立了中藥智慧創制系列關鍵技術,為中藥質量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提升提供了必要保障。
近年來,隨著現代制藥工程技術的應用及新學科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藥制藥裝備水平。但整體來看,我國中藥制藥裝備仍處于較低的水平,市場上還存在能耗高、污染大、效率低的傳統中藥制藥裝備,嚴重制約著中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也無法保證中藥產品的安全、有效及質量穩定。
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健康中國2030”等國家戰略部署,我國中藥制藥裝備行業任重而道遠。在此背景下,不少企業積極參與行業的產學研發當中來,在優化制藥工藝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并將其技術理念轉化應用到產品中。
智能化是中藥制藥裝備行業當前的重要趨勢,很多企業也在順應趨勢研發更多的產品,助推行業高質量、快速發展。
據悉,在今年春季的藥機展上,不少國產企業帶來了智能化中藥制藥裝備,包括全智能包中包溯源生產線、全智能中藥配方顆粒瓶裝生產線、全智能罐裝包裝線等。
有企業在接受制藥網采訪時表示,其在智能化裝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客戶的實用需求,在此基礎上做到減輕工作強度,減少勞動時間,同時加強設備包裝的質量,以及GMP管控的要求,推動中藥產業以及制藥裝備的智能化發展。
另外,在中藥制藥裝備的應用方面,該企業還會考慮到中藥烘干的需求,“我們引入了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提高中藥烘干效率和節能效果,同時也提升了中藥產品烘干品質。當然,我們也在不斷地升級換代產品,并且從實用的角度,積極提升中藥裝備自動化水平以及智能化水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