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醫藥行業十四五規劃研究報告》提出,未來醫藥行業的發展要多方面增強企業核心研發創新驅動能力,著力培育生物醫藥及創新藥產品,提升在國內藥企在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分工中的地位。
這意味著,未來擁有完善的產業鏈的創新型藥企將擁有更多發展的主動權。事實上,近年來,隨著帶量采購、兩票制、藥品零加成等醫藥改革政策的不斷推進與落實,醫藥市場格局正不斷生變,傳統醫藥企業也面臨著很大的壓力。而為了應對這種壓力,目前醫藥產業已經開始加速創新,并積極探索完善產業鏈。
在此背景下,業內普遍認為,上游的制藥裝備行業也將隨之受到巨大影響。那制藥設備企業又該如何正確助力醫藥企業,完善產業鏈創新發展呢?
業內專家認為,在目前醫藥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產業加速蛻變的大背景下,研發能力薄弱的暢通藥企,要想通過創新完善產業鏈,就需要通過不斷改進與提升研發水平,優化研發格局和層次,集中力量推進重點研發項目,將現有產品升級改造,加快新產品上市進度。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行為,其實大部分都需要相應的制藥設備來進行輔助。制藥設備是助力藥物生產的設備,也受制藥工業要求的影響。因此,我國制藥裝備企業需從制藥工業角度出發,深入了解制藥工藝,融合設備工藝,研發出更適合生產的制藥裝備產品,從而滿足用戶的需求。例如,在國家正積極鼓勵培育生物醫藥及創新藥產品的背景下,藥企在生產環節必將需要更多創新設備,或提升設備制藥的工藝。
據了解,其實為推動生物醫藥產業更好的發展,國內生物制藥設備制造企業已經通過不斷加強創新研發,開始為生物制藥企業提供眾多強有力的設備、配件和技術支撐。例如,有企業為迎合藥企需求,就進一步拓寬了自身的產品系列,推出了定位的生物制藥設備,且形成了訂單。同時有的企業則依托其積累的高水平的冷作技術、拋光技術、工程設計安裝技術,研發生產出一系列生物發酵罐、不銹鋼罐、
實驗室反應釜、
電加熱反應釜等產品。
還有企業則根據“中國制造2025”計劃,積極擁抱生物制藥智能制造,致力于推廣生物制藥的連續生產和智能制造,創新開發了生物制藥關鍵設備(生物反應器、生物工程配液模塊)和智能生產平臺(Bio-PAS)等。
總的來說,當前國內制藥設備企業為滿足制藥行業創新發展需求,正在加速產品研發與升級。但值得注意的是,與國外設備相比,國產設備的性能、穩定性、合規性等方面還亟待提升。因此,補齊我國制藥裝備短板,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技術裝備瓶頸,將成為國產制藥裝備行業未來助力醫藥行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