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12月1日起,《醫藥代表備案管理辦法(試行)》正式施行,醫藥代表的7種行為被明確嚴禁,包括未經備案開展學術推廣等活動;未經醫療機構同意開展學術推廣等活動;承擔藥品銷售任務,實施收款和處理購銷票據等銷售行為;參與統計醫生個人開具的藥品處方數量;對醫療機構內設部門和個人直接提供捐贈、資助、贊助;誤導醫生使用藥品,夸大或者誤導療效,隱匿藥品已知的不良反應信息或者隱瞞醫生反饋的不良反應信息;其他干預或者影響臨床合理用藥的行為。
據了解,目前包括羅氏、賽諾菲、輝瑞等跨國藥企以及參天藥業、和黃藥業等國內藥企,從10月起就已經組織進行醫藥代表備案工作。
過去,在多年來國內仿制藥同質化競爭的背景下,一些醫藥代表披著學術交流的口號,帶金銷售等手段時有發生,導致長期以來醫藥代表的職責被扭曲、行為被曲解。如今隨著醫藥代表備案制度的逐步推開,未備案的醫藥代表將無法開展學術推廣活動,這也意味著醫藥代表的門檻將提高,醫藥代表將從銷售回歸學術,職業價值也會被重塑和調整。
在此背景下,沒有學術推廣能力的代表將面臨被淘汰的局面。據統計,目前我國醫藥代表數量約達300萬,業內預計在備案制下,相當一部分醫藥代表將被淘汰。
實際上,醫藥代表的日子早已不好過。近年來,受集采等政策的影響,帶量采購中標的銷售團隊解散的消息不斷,沒中標的也傳出裁撤的消息。例如,賽諾菲的硫酸氫氯吡格雷片(波立維)在入圍之后,被曝出解散醫學團隊以及銷售團隊的消息。今年2月12日,賽諾菲宣布改組公司管理層,4位高管將離職,未來賽諾菲執行委員會將圍繞特藥(免疫、罕見病、血液、神經、腫瘤)和疫苗業務任命更有針對性的管理人員。并且公司也表示2020年波立維的銷售額預計下滑50%。
可以說,目前醫藥代表行業正處在巨大的變革中,以往的藥品價格體系、銷售模式等都已經被打破,藥品價格、醫藥代表的作用、銷售營銷模式、藥企產品結構等都在發生改變。在此背景下,醫藥代表面臨生存的困局。
不過,業內普遍認為醫藥代表這一職位并不會消失,能完全符合備案制要求、可以開展學術推廣的醫藥代表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隨著中國對于創新藥的重視,以及新藥上市速度不斷加快,醫藥代表的作用和價值會更加凸顯。“為了配合一些新藥品種的上升,仍然需要醫藥代表來進行信息傳遞和推廣,并且對于醫藥代表的專業性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有醫藥人如是表示。
還有人士分析認為,未來醫藥代表將會分成兩部分,一方面,學歷高、專業能力強的藥代會往醫學學術、藥品交流等方向發展。
另一方面,銷售能力強的藥代會向公立醫院之外,藥店、民營醫院、診所方向發展。此外,醫藥公司諸如渠道對接、發貨回款等方面的工作也需要藥代們承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