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藥網 行業動態】人才是中醫藥發展的重要資源。近年來,在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的同時,我國也正深入推進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推動構建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有機銜接、師承教育貫穿始終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如今年3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就明確要求建立層次清晰、結構合理、與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中醫藥人才隊伍。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人社部、國家衛健委還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今后一個時期中醫藥人才工作作出了系統部署。
其中,意見還提出了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主要目標。到2025年,要培養造就一支基本滿足中醫藥發展需求的人才隊伍。2030年,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人才梯隊更加合理,高層次人才規模顯著增加,基層人才隊伍更加穩固,中醫藥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逐步建成,適應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制度體系基本形成。而到2035年,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人才制度體系要更加完善,中醫藥領域戰略科學家、領軍人才、創新團隊不斷涌現,人才對中醫藥振興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更加突出,對健康中國建設的貢獻度顯著提升。
目前,為落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4部委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多地已開始夯實基層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如近日,上海援疆項目巴楚縣中醫康養人才培訓班2022年第二期開班儀式在巴楚縣中醫醫院舉行。
巴楚縣中醫康養人才培訓班,邀請到國家973首席專家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房敏教授牽頭領銜,6位博導、碩導編寫教材并授課。自2020年10月正式開班以來,已經完成了5期共183名學員的培訓,這些學員學成后進入到全縣各級各類中醫康養機構,將學習到的中醫康復技能運用到工作中,服務全縣群眾健康。巴楚縣表示,未來還將繼續推動各鄉鎮衛生院全面推進中醫館建設,努力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的中醫診療服務。
7月5日,吉林省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日前出臺的《吉林省中醫藥發展“十四五”規劃》進行解讀。據了解,該規劃圍繞健全中醫醫療服務體系、加快中西醫結合發展上、提升中醫藥公共衛生應急能力等10個方面重點任務,提出了38項具體工作。
其中,規劃明確指出,吉林省將面向基層醫療機構醫師和鄉村醫生開展中醫藥知識技能培訓,用5年左右時間實現人員培訓全覆蓋,培訓一批“能中會西”的基層醫生。
另外,近年來,山東省也在不斷深入推進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實施三經傳承(學經典、用經方、傳經驗)戰略,已建設“三經傳承”基地10個、省級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103個、齊魯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34個,另外還通過大力推進“西學中”,采取普及班、骨干班、高端班等模式,累計培訓學員3萬余人。
下一步,山東表示,將以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范區為契機,進一步深化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首先將推動中醫藥院校教育模式改革,落實省局共建山東中醫藥大學協議,建設一流中醫藥大學,支持大學牽頭組建黃河流域中醫藥教育聯盟。其次是創新多渠道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師承教育平臺建設,將師承和臨證列入齊魯中醫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項目建設核心指標。此外,還將深入開展“西學中”人才培養工作,并加強中醫藥特色療法挖掘整理和推廣應用,培養中醫藥特色人才。
總的來說,中醫藥行業因其自身特點,對從業人員專業能力要求更高更多,依賴程度也遠大于西醫,因此隨著各項加強中醫藥人才建設的政策落地,業內預計,將有助于快速培養起更多符合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各層次人才,逐步打破行業發展瓶頸、為中醫藥長期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撐和更多保障。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