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
微生物所解析寨卡病毒蛋白晶體結構
*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施一和*院士高福團隊通力合作在揭示寨卡病毒致病機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結果以ZikavirusNS1structurerevealsdiversityofelectrostaticsurfacesamongflaviviruses(《寨卡病毒NS1結構揭示不同黃病毒NS1存在不同的表面電荷分布》)為題于4【詳細】
閱讀:226 發布時間 -
“美食改變世界觀” 你的心情由微生物做主?
一頓美餐之后,人的世界觀有時都會改變。這話雖是戲言,但從腸道菌的角度看,確實有一定道理。近來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能顯著影響人類的腦活動和心情,如此一來……去年10月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神經科學協會年會上,愛爾蘭科克大學學院神經學家約翰·克萊恩和【詳細】
閱讀:173 發布時間 -
隱形眼鏡佩戴者眼球微生物研究
發表在mBio的研究稱,隱形眼鏡可能會改變眼睛的微生物。這一發現可能有利于我們更好的改善眼部護理、預防感染(如巨乳頭狀結膜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數據顯示,范圍內,大約有1億人戴隱形眼鏡,其中超過3000萬的人生活在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詳細】
閱讀:601 發布時間 -
華大基因檢測獲新突破
2016深圳醫療峰會上,華大基因執行總裁尹燁在演講中介紹了在基因檢測中一滴孕婦的外周血可以做什么,華大基因在此領域有哪些突破。“zui近大家都在講液體活檢到底能做什么,zui基本的是不是整個染色體都能看得到?”尹燁表示,一滴孕婦的外周血可以用于檢測胎【詳細】
閱讀:414 發布時間 -
微生物分布地點決定壽命長短
我們已經知道腸道微生物的組成發生變化會影響到我們的健康狀態。比如說,有一些特定的微生物可以引發人類某些癌癥的發生;或者會改變人的正常代謝;有些微生物甚至會加速人的衰老。后生動物腸胃道的分區對健康非常重要,腸胃各個區域分布著特定的微生物群,如【詳細】
閱讀:266 發布時間 -
微生物,無處不在的親密伙伴
美國黃石公園的溫泉有著絢麗奪目的顏色。當我們感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時候,卻難以想象,創作出這幅驚世之作的藝術家竟然是我們看不見的微生物。在地球上,我們被這種微小的生命體所圍繞著。我們常常懷著敵視的目光去關注這些只有在特殊儀器下才能看到的微小生【詳細】
閱讀:277 發布時間 -
我們的世界離得開微生物嗎?
對于微生物,大家肯定不陌生,但相較于植物和動物,它們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一大類生物。我們知道,90%的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這些病毒其實都是微生物,如果我們由此就得出微生物對我們并沒什么好處的結論顯然是片面的,甚至是【詳細】
閱讀:354 發布時間 -
*決定取消已實施14年的GAP認證!
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是中國制藥行業已經實施近14年的質量規范標準。《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試行)》于2002年3月18日經國家*局務會審議通過,自2002年6月1日起施行。為什么會被取消?GAP認證取消之后,還會有其它的相應管理措施出臺嗎?GAP認證取消會【詳細】
閱讀:627 發布時間 -
2015年中國醫藥外貿突破千億美元大關
2015年,中國醫藥外貿突破千億美元大關,同比增長4.73%。受整體經濟和產業結構調整影響,預計2016年,我國醫藥外貿將持續3%-5%的低速增長,但細分領域,如國產醫療器械和藥品領域增速和份額將持續擴大。2月1日下午,由中國海關數據*,中國醫藥保健進出口商會【詳細】
閱讀:381 發布時間 -
機器學習Get新用途 用算法解決抗藥性細菌
據外媒Gizmag報道,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正在嘗試使用機器學習系統,來研究如何消滅抗藥性*的細菌。日前,該項研究工作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該系統可以深度剖析細菌的抗藥性,并zui終找出合適的治療方法。該研究算法被稱為“去噪編碼”(denoising【詳細】
閱讀:380 發布時間 -
植物如何識別土壤中有益微生物
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都想知道豆科植物——其根部的根瘤菌從稀薄的空氣中生產植物*的營養——是如何識別這些細菌既友好又不同于其自身的細胞以及寄主植物的蛋白質是如何找到這些細菌并利用這些“意外收獲”的。近日,由王東(音譯)帶領的美國馬薩諸塞大學安【詳細】
閱讀:406 發布時間 -
你還在等細菌長出來看耐藥性結果?
英國牛津大學21日發布一款電腦軟件,可快速分析病人所感染細菌的遺傳密碼,并預測細菌會對哪種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從而幫助醫護人員更準確地選擇抗生素來展開治療。這款軟件由牛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能在普通的手提電腦甚至平板電腦上使用。用戶首先要為經過培【詳細】
閱讀:213 發布時間 -
三十億年前微生物存活證據“現身”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華凌)德國和瑞士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在南非巴伯頓綠巖帶的地表洞腔中,發現了30億多年前微生物生命體的證據。他們在一期《地質學》雜志上發表的相關論文,詳述了發現這種細胞化石的過程、采用的鑒定技術及該發現的重要意義。科【詳細】
閱讀:402 發布時間 -
中檢院哪些事該下放?
這兩天,很多人都在抱怨中檢院。例如:作為制定無菌檢測培養基賣家,一家獨大,可是經常有靈敏度不夠甚至過效期的培養基出現。逼得企業不得不買進口培養基,但做中檢院購買培養基的賬目,因為用進口的屬于無資質。業內人稱:被逼造假。這類的事情太多太多,有【詳細】
閱讀:2411 發布時間 -
讓腸道菌群的作用不再是炒作
人體腸道菌群研究近年來掀起了一股熱潮。許多研究將這些我們體內的微生物與各種各樣的疾病起來,如肥胖,糖尿病,還有癌癥等等,人們也對腸道菌群治療的前景產生了美好的遐想。然而應該說對于這些還處于臨產前階段的研究成果,大多數還是“炒作”,尤其當一些【詳細】
閱讀:11076 發布時間 -
我們的微生物想從食物里得到什么?
必須承認,很少有人會考慮自己的結腸,更不用說去談論它了。但是在結腸中發生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身體這個不受重視的部分其實并不是一個垃圾站,而更像一個藥物箱。有充足的醫學證據證明飲食影響健康,并且新的科學技術正在向我們展示這一原因。素食主義【詳細】
閱讀:5333 發布時間 -
羅氏再瘦身!終止與 Polyphor的抗生素合作
近日,羅氏宣布終止其旗下同Polyphor公司開展的關于治療超級細菌抗生素的相關合作研發項目。該合作項目于2013年啟動,涉及5億瑞士法郎合作資金,以及高達4.65億瑞士法郎的里程碑款項,主要考察試驗藥物RG7929/POL7080對重度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治療作用。POL70【詳細】
閱讀:342 發布時間 -
新版GMP改造將加速淘汰落后的中小醫藥企業
2015年12月31日是*zui嚴的新版GMP認證的zui后期限,目前醫藥企業紛紛抓緊時間做zui后的沖刺。對此,*賽迪智庫專家認為,從行業發展需要來看,新版GMP改造將加速淘汰落后的中小醫藥企業,為和上市企業提供并購擴張的機會。與舊版GMP相比,新版GMP更加接近標準【詳細】
閱讀:613 發布時間 -
生物技術可把秸稈變成“糧食”
每到收獲季節,秸稈處理都是一大難題。怎樣讓秸稈得到有效利用又不污染環境?“利用生物技術,可以把秸稈轉化成蛋白質、油脂、淀粉、氨基酸等幾千種產品,和糧食里的蛋白質、淀粉等一樣,人和動物都可以食用。”21日,*院士、南京工業大學教授歐陽平凱,在第【詳細】
閱讀:463 發布時間 -
電化學療法有效治療耐藥性細菌感染
近日,一項刊登于雜志Nature的子刊ScientificReports上的研究報道中,來自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揭示了電刺激如何治療細菌感染,這就為后期開發治療細菌感染的新型療法提供希望。文章中研究者用電流作用薄膜上的細菌,結果發現在24小時內電流幾乎【詳細】
閱讀:244 發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