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
麥當勞的雙重“抗生素標準”,傷害的不止是我們的消費權益???
近日,麥當勞宣布2017年停止使用在飼養過程中攝入人類抗生素的雞肉,但該計劃于美國本土當地餐廳,包括中國在內的海外餐廳則未作出承諾。對此,麥當勞中國回應稱:麥當勞中國一直嚴格要求供應商遵守我國關于抗生素使用的法律法規,所以顧客可以放心食用。宜家【詳細】
閱讀:490 發布時間 -
“北京宣言”發布微生物資源數據共享
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在北京倡導并發表了微生物資源數據共享“北京宣言”主任馬俊才表示,此舉推動微生物資源信息化建設邁向新高度。世界微生物數據中心此前建設了一系列重要數據庫,微生物保藏數據庫、參考菌株數據庫、還包括微生物資源引用數據庫等。與亞洲微【詳細】
閱讀:451 發布時間 -
細菌硬盤備份傳遞信息
據自然母親報道,科學家在細菌DNA上添加代碼,可以遺傳至下一代,DNA存儲基因信息的方法類似于計算機硬盤存儲數據。目前,科學家發現一種方法能夠將活細菌變成硬盤!哈佛大學遺傳學家塞斯-希普曼(SethShipman)和杰夫-尼瓦拉(JeffNivala)帶領一支研究小組設計【詳細】
閱讀:503 發布時間 -
如何讀懂微生物檢驗報告單
隨著細菌耐藥性的顯著增長以及致病菌種類的變化,合理應用抗菌藥物不僅對及時控制細菌感染、縮短病程和改善預后起著關鍵的作用,而且對于手術、器官移植、腫瘤化療與放射等新技術應用的成功起著*的保證作用。微生物檢測能準確鑒定病原菌、報告藥敏試驗結果,【詳細】
閱讀:4678 發布時間 -
Medicago片狀緩沖劑常見問題解答
1、怎樣溶解我的片狀緩沖劑?直接把片狀緩沖液放入裝有一定體積的無菌水的瓶子里,磁力攪拌器攪拌幾分鐘直至*溶解。先用少量的水進行溶解,再加水定容。2、溶解片狀緩沖液時遇到問題,有什么建議嗎?確保在溶解片狀緩沖劑時用磁力攪拌器。高摩爾濃度在溶解時【詳細】
閱讀:903 發布時間 -
人體細菌有多少?細菌與細胞數量比例沒有你想的夸張
“我們的身體絕大部分都是由細菌組成的,人身上共生細菌的數量是自身細胞數量的10倍!”類似的說法流傳相當廣泛,它經常出現在冷知識讀物中,不少論文中也會引用它來說明人體菌群的重要性。不過,10:1這個數字其實并不怎么靠譜。zui近,來自以色列和加拿大的【詳細】
閱讀:722 發布時間 -
微生物與人類共同進化數百萬年
人類并不是獨自進化的。根據一項新的研究,數十萬億的微生物從猿人階段便開始伴隨著人類,并一路進化而來。但是這項研究也發現,人類同時也失去了一些依然存在于類人猿表親體內的古代微生物,這或許可以解釋一些人類疾病,甚至肥胖和精神疾病的來源。研究人員【詳細】
閱讀:571 發布時間 -
從實驗室污染引發的安全事故看實驗室管理
中國臺灣大學校園內的物理系實驗室日前疑發生火災并有氟氣外泄。而南京在去年污染源調查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實驗室的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排進入下水道。科硏機構、大學和檢驗單位實驗室產生的污染物排放和處理問題亟待引起各方關注。如今,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詳細】
閱讀:1327 發布時間 -
人類進化導致微生物滅絕
微生物滅絕可能是一些身體和心理健康問題以及目前出現的抗菌素耐藥性危機的“幕后黑手”。這一慘淡信息來自對人類歷史如何影響地球微生物,尤其是那些生活在人類體內的微生物進行的深度分析。“腸道菌群的多樣性正隨著文明的進步而衰退。”來自澳大利亞麥考瑞【詳細】
閱讀:332 發布時間 -
人們應該歡迎微生物到家里來
設計建筑時經常zui關心的問題有能量利用效率或美學,而沒有人考慮微生物暴露。但是在7月7日發表在《科學與社會》雜志上微生物動態專欄的一篇文章中,耶魯大學環境學工程師提出了充分理由,評估了家中擁有這些看不見的微生物的好處。他們說,也許,不應該將他【詳細】
閱讀:321 發布時間 -
微生物治糞污顯奇效
過去養豬場、養牛場糞便污臭、臟亂差現象不見了,鄉村環境美化了,大棚蔬菜連作障礙問題也得到有效解決6月26日,記者在浮山縣印象天園蔬菜大棚內耳聞目睹了干凈衛生、無異味、無蟲蠅的良好環境,而且蔬菜根系旺盛,植株健壯,平均增產達到10%左右,為有機蔬菜【詳細】
閱讀:668 發布時間 -
家庭廚房是致病微生物防控的一道關口
“檢測結果顯示你手上的微生物多達2萬個”,當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崔生輝對身旁的一位女士說出這個結果后,在場的觀眾一片驚呼。“當然,你不用擔心,這兩萬多微生物里有好有壞。”崔生輝立馬作出解釋,以免公眾理解錯誤。這是今天上午中國食品藥品【詳細】
閱讀:244 發布時間 -
多款進口蜂蜜被檢不合格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4月份進境不合格食品名單。新西蘭麥盧卡蜂蜜、意大利飲料、中國臺灣醬料等上黑榜。本次名單中共公布了237批次不合格食品和化妝品。其中,不合格進口食品共213批次,主要來自日本、西班牙、德國、老撾、巴西、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詳細】
閱讀:355 發布時間 -
將數據存儲在用活體細菌中
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利用CRISPR基因編輯工具,已研發出一種能夠*將數據儲存在活體細胞中的技術。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些存儲數據的微生物中能夠將信息傳遞給下一代。CRISPR/Cas9是這幾年剛剛出現的一種非常神奇的工具,它廉價且容易使用的分子編輯系統有著多【詳細】
閱讀:368 發布時間 -
美國發現細菌:抵抗所有抗生素 目前無藥可治!
近日,美國發現細菌的消息引起了媒體的特別關注,據悉,這種細菌竟然無藥可對付,現階段全部抗生素都無計可施,目前美國已發現*“細菌”病例,有專家建議,為避免感染,公眾應該認真洗手,水果和蔬菜應*洗凈后食用,應該用正確方法處理其他食材。美國發現細菌【詳細】
閱讀:316 發布時間 -
細菌可導致1型糖尿病?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細菌通過引發人體免疫系統破壞產生胰島素的細胞,從而可能在1型糖尿病的發展中發揮作用。科學家們之前已經表明,殺手T細胞——通常保護我們免受細菌感染的一種白血細胞,通過破壞胰島素生產細胞——稱為β細胞,在1型糖尿病中發揮主要的作【詳細】
閱讀:692 發布時間 -
實驗室培養的生物工程血管或能取代人工血管
科學家已成功在實驗室培養出人體器官,并通過3D打印技術將其“打印”出來。而近日美國杜克大學、耶魯大學及血管工程公司Humacyte的研究人員測試了一種新型的實驗室培養血管植入物。在腎透析患者中植入這種生物工程血管后,結果表明,其和常用的人工血管一樣安【詳細】
閱讀:197 發布時間 -
你造么,細菌也能產生冰塊?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揭示了一種細菌產生冰晶的機制。這種名為Pseudomonassyringae細菌,就像大自然的天然制冰機。研究人員認為,這些細菌產生的冰晶可能是自然界產生云和雪的來源之一。該研究發表在《ScienceAdvances》上。這種細菌Pseudomonassyringa【詳細】
閱讀:393 發布時間 -
疫苗真相之微生物史
微生物肉眼看不見,發明了顯微鏡才發現了微生物,而顯微鏡是由眼鏡發展而來的。據史書記載,中國東漢就有了鏡片,那是用來聚光取火的,不是眼鏡。北宋歐陽修極度近視,趴著看書寫作,還沒有眼鏡戴。到了南宋就有眼鏡的記載了。元代,馬可波羅在元大都看到官員【詳細】
閱讀:308 發布時間 -
我國乳業zui嚴標準出爐 菌落總數指標看齊歐美
北京三元、上海光明、黑龍江完達山等行業大佬集體加盟的乳業“國家隊”,正在打造zui嚴乳業標準。4月21日,中國農墾乳業聯盟2016年主席聯席會暨農墾乳業發展峰會在哈爾濱召開,會議發布了《中國農墾生鮮乳生產和質量標準》。記者在該質量標準中發現,與我國現【詳細】
閱讀:551 發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