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動態
-
沒有藥廠也可以擁有藥品批文
2015年11月4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在部分地方開展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試點和藥品注冊分類改革的決定,決定自2015年11月5日起施行。本決定*的試點期限為三年,自本決定施行之日起算。國家*制定具體試點方案,經*批準后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詳細】
閱讀:287 發布時間 -
科學家發現對抗“超級細菌”的“超級英雄細菌”
隨著人們對耐抗生素的"超級細菌"關注度逐漸提升,Salk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也許找到了能夠解決這一難題的辦法——即腸道部位寄生的、有時會移動到其它器官組織的"超級英雄"細菌。這些細菌能夠減輕感染帶來的*負面效應。在zui近一期發表在《Science》雜志上的一篇【詳細】
閱讀:525 發布時間 -
《中國藥典》激勵創新企業發展
“《中國藥典》2015年版將于今年12月1日實施,翻閱新版藥典后我們發現,這一版藥典在原來的基礎上做了大量的修訂工作。在我看來,《中國藥典》2015年版其實并不只是很多人表面上所看到的‘歷史zui嚴’標準,國家藥典委員會努力實現新版藥典標準內容*性、科學【詳細】
閱讀:994 發布時間 -
火星曾擁有湖泊與流水 或適合于微生物進化與生存
美國宇航局(NASA)日前剛剛宣布在火星上發現了流水的痕跡。從火星軌道上發現的這些水流起源于位于這顆紅色星球南半球的4個山谷或隕石坑的陡坡上。如今,一項對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采集的圖像進行的綜合分析提供了迄今為止zui有力的證據,表明火星曾經的溫【詳細】
閱讀:801 發布時間 -
揭細菌“埋堆” 防植物災害
第十二屆“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由美國學者邦妮.巴斯勒(BonnieLBassler)、彼德.格林伯格(EPeterGreenberg)平均獲得。他們發現了群體感應,即一種細菌間相互溝通交流信息行為的分子調控機制,解釋了牙周病是因細菌在牙菌膜積聚,當毛髮脫落時會【詳細】
閱讀:722 發布時間 -
微生物所在鏈霉菌合成生物學調控元件定量分析方面獲得新進展
鏈霉菌是抗菌藥物、農藥、抗癌藥物和免疫抑制劑等具有生物活性的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的一個重要來源,但令人沮喪的是,利用傳統的高通量篩選方法和單菌多產物(onestrainmanycompounds)策略發現新藥物的難度越來越大。鏈霉菌基因組的破譯展示給我們大量未被解【詳細】
閱讀:1674 發布時間 -
走到天涯海角,專屬的微生物“云”都會圍繞你左右
100萬億!這是寄居于人體的微生物的總和。如果這個數字仍不夠直觀的話,再來一個可能會嚇到你:這些非我細胞的數量是人體細胞的10倍之多。zui近,一直“死磕”人體微生物研究的俄勒岡大學科學家詹姆斯?麥道(JamesMeadow)又給人們帶了他的新發現。早前,麥道【詳細】
閱讀:787 發布時間 -
心臟疾病與微生物:牛排越大,風險越高
參加臨床試驗的人常常得做些很不爽的事情,從嘗試新藥到剝奪睡眠。而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臨床中心的StanleyHazen博士進行的一項試驗中,被試驗者們所要做的顯然容易多了:吃牛排。不過,看過Hazen博士的結論后,他們可能傾向于少吃一點。幾十年前,流行病學家們【詳細】
閱讀:2069 發布時間 -
家用洗衣機細菌超標率竟然高達81.3%
對于沒有購買帶“自清潔”功能的消費者而言,洗衣機內筒無法直接清洗,又不能拆開洗衣機,怎么辦呢?目前常用的辦法,就是采用洗衣機內筒清洗劑進行洗滌。使用的時候,不需要拆開洗衣機,只要把清洗劑溶解,用水直接浸泡洗衣機內桶1-6小時即可,像正常洗衣一樣【詳細】
閱讀:1417 發布時間 -
腸道細菌與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有關
腸道菌群與健康的關系已經被廣泛接受。研究發現,肥胖等代謝狀態密切相關,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也有。研究發現,腸道菌群和一種眼科疾病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存在關系。主要是因為腸道細菌產生的某種蛋白,這種蛋白能破壞可進入眼睛內的免疫細胞。波士頓大學【詳細】
閱讀:732 發布時間 -
微生物吃掉污染物 廢水凈如自來水
從今年1月1日起,新的《環保法》正式施行,很多企業發現,自己原有的污染排放處理體系無法達標了,尋求新的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成為企業的生死線。在這一輪排放標準提升過程中,大連的一家技術服務企業不僅成為一大批企業青睞的合作方,也成為甲方企業求之不得【詳細】
閱讀:873 發布時間 -
氣候變暖或促進沙門氏菌爆發
沙門氏菌是一類相對常見的致病菌,其中的一些種類可能造成人類嘔吐、發燒和腹瀉等癥狀。而且這種菌常常因為不嚴格的衛生條件,而被混進食物中導致人們的食物中毒。以前有研究認為,這類菌的突然大量爆發可能與的天氣相關,但是具體情況還需要進一步驗證。美國【詳細】
閱讀:777 發布時間 -
紫外線殺菌的食品,能吃嗎?
認識紫外線紫外線的定義是波長在10納米到400納米之間的電磁輻射。不過在實際應用中,使用的波長在100納米以上。波長在315到409納米之間的UVA通常可以把皮膚曬黑,波長280到315納米的UVB可以灼傷皮膚并增加皮膚癌風險,波長在200到280納米的UVC可以有效地殺滅【詳細】
閱讀:390 發布時間 -
食品實驗室認可的發展現狀
獲準認可的食品實驗室數量不斷增加據統計,2004年獲準認可的食品實驗室不到200家,而到了2014年底,已超過900家,平均每年增長近100家。其中,從2006年以來獲準認可的食品實驗室數量增長非常快,究其原因,主要來自和國內兩方面。方面,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詳細】
閱讀:483 發布時間 -
生物打印將“印”出器官移植新篇章
生物打印技術:應用潛力巨大的醫學革命生物打印技術通過軟件分層離散和數控成型的方法成型生物材料,其主要利用的技術包括三維生物噴墨、纖維擠壓成型和激光輔助細胞打印。這一技術的出現預示著一場醫學新革命或將來臨,人類的醫療史將被改寫。該技術在醫學領【詳細】
閱讀:405 發布時間 -
昆明植物所礦山廢棄地土壤微生物群落響應研究取得進展
土壤微生物是維持土壤健康的重要部分,它們在土壤有機質及其他有害化合物的分解、生物化學循環和土壤結構的形成過程中起調節作用。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特征能敏感地反映土壤質量的變化,是評價土壤健康狀況*的指標。礦山廢棄地區植被復墾是上備受關注的研究領域【詳細】
閱讀:212 發布時間 -
海鮮含多種致病微生物 專家提醒水產品勿生吃
夏季生吃海鮮講究個“鮮”字,但其實這種做法很危險。南都記者從市健康教育所了解到,副溶血性弧菌、諾如病毒、甲肝等都是海產品可能含有的致病微生物,生吃很容易導致感染,甚至會造成中招者休克等嚴重情況,因此吃海鮮應先煮熟煮透。生熟食品應分開保存,防【詳細】
閱讀:330 發布時間 -
什么是生物修復技術?
地下水有機污染物的修復,主要采用物理法修復技術、化學法修復技術、生物法修復技術和復合法修復技術。其中,生物法修復技術因其投資小、維護簡單、修復率較高等優點備受關注。根據地下水系統污染機理分類,污染源主要包括有機污染物、城市污水與工業廢水、城【詳細】
閱讀:449 發布時間 -
夏季當心“冰箱”腸胃病
立夏節氣已過,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都會把吃不完的飯菜放進冰箱,第二天再拿出來熱了吃。但是很多人卻因此開始腹瀉、肚子疼,經診斷,多是得了腸胃炎,我們將這樣的腸胃炎稱為“冰箱性腸胃炎”。冰箱不是食物“保險箱”放置在冰箱中的食物,時間長了也是不安【詳細】
閱讀:257 發布時間 -
北極凍土竟是微生物“熱土”
由于氣候變暖,冰蓋減少,海冰消退,北極熊的生存受到挑戰,北極越來越受人們關注。這片遙遠的土地是否像人們想的那樣荒涼?它的變化又與我們的生活有何等關系?近日,中科院南京土壤所褚海燕研究員及其團隊,通過研究北極土壤中的微生物,揭開了這片土地的生【詳細】
閱讀:323 發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