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會議論壇】近日,“腫瘤醫療研討會”在湘雅醫院舉行。會上專家立足腫瘤基礎與臨床相關領域的發展前沿,聚焦腫瘤個體化醫學熱點問題進行專題講座,促進腫瘤醫療的交流與發展。
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主辦,分子放射腫瘤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皮膚腫瘤與銀屑病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腫瘤科承辦的“腫瘤醫療研討會”在湘雅醫院舉行。會議邀請了8位海內外腫瘤醫療領域的人物,立足腫瘤基礎與臨床相關領域的發展前沿,聚焦腫瘤個體化醫學熱點問題進行專題講座,促進腫瘤醫療的交流與發展。
腫瘤的發生機制非常復雜,從遺傳變異改變,到細胞惡性增殖導致癌變,再到形成腫瘤,其間有無數的標志物和分子靶點。醫療是對現有臨床醫療模式的革新和革命,是實現患者佳個體化醫療的必要手段,它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而發展起來的新型醫學概念與醫療模式:將不同個體的臨床信息、基因組信息等與患者的治療緊密結合起來,從而大化地使患者獲益。
“精細化、因病施治是‘’二字的含義,其實我們中醫就是早提出醫學的,講求‘因人施治,辨證論治’。在湘雅,周宏灝院士作為國內個體化用藥與藥物基因組學的開拓者,倡導的也是同樣的病癥,根據患者的遺傳背景不同,進行精細化的治療。”中南大學副校長、皮膚腫瘤與銀屑病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陳翔教授表示,醫療是將粗放式的西醫治療方法向精細而準確的方向發展,尤其是在腫瘤這類治療難度大的領域內大有可為,也是大勢所趨。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分子放射腫瘤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孫侖泉教授介紹,通過對腫瘤患者的基因進行檢測,根據基因的突變情況與基因譜表達的特征,可以更加準確地了解應該使用何種藥物進行何種方式的治療。
以鼻咽癌為例,湖南省一直是鼻咽癌的“重災區”,湘雅醫院尤其關注如何提高這類腫瘤放療的效果,進行放療。“我們根據腫瘤相關基因的突變、患者的遺傳背景、不同的腫瘤類型,找出不同患者對放療敏感與不敏感的原因,從而有針對性地提高不敏感人群的敏感性,實現個體化治療。”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院長孫虹教授介紹,作為湖南省醫學會腫瘤學專業委員會鼻咽癌學組的掛靠單位,牽頭組織湖南省多家省級、地市級醫院致力于鼻咽癌規范化診療措施、放療靶區勾畫的標準等,組建成立了鼻咽癌研究大數據庫,充分發揮病例資源研究的優勢,做到資源共享,同時與湘雅醫院分子醫學研究中心、靶向治療研究室的基礎科研團隊緊密合作,在鼻咽癌放療抵抗等研究領域取得了多項重大成果。醫院腫瘤學科也在原腫瘤科主任鐘美佐教授、現主任申良方教授的帶領下,以學科建設為核心,以臨床醫療為基礎,強調醫學科學研究,搶占學術制高點,短時間內迅速取得跨越式發展,先后順利獲評湖南省重點學科、國家衛計委臨床重點建設專科,在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規范化治療、化療、靶向治療、個體化治療等領域取得令人矚目的學術成績與臨床療效。
大會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病因及癌變研究室主任林東昕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閻錫蘊教授等8位等在海內外人才和杰出學者,圍繞基因組變異與腫瘤醫療、腫瘤新靶點的發現與鑒定、LincRNA-6通過BRCA1和TRF2參與DNA損傷修復的機制、肺腺癌對鱗狀細胞癌轉移的證據和分子機制、解碼癌基因組的功能維度、DDR2在腫瘤新生血管生成和腫瘤轉移中的作用等領域進行專題講座。
中南大學副校長陳翔教授、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院長孫虹教授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南大學腫瘤院研究所曹亞教授、湘雅醫院副院長胡建中教授出席會議,開幕式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分子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孫侖泉教授主持。(通訊員佘麗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