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根據11月23日波士頓咨詢公司發布的新報告,未來10年中國醫藥市場將被重塑,藥品生產制造將進入低成本時代。藥企生產進入低成本制造時代,那么制藥機械企業能做些什么?制藥機械企業怎樣做才能既能幫助制藥工業降低制造成本,又能使藥品質量得到保證?
生產合格的藥品,同時擁有較高的成本優勢,這將是一些藥企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專家表示,藥企要降低成本,既要考慮藥品在運輸倉儲、生產、人工、設備、污染治理、稅負等方面的自身成本運作,也要考慮市場上原材料、市場招投標價格、市場零售價格和消費者的接受價格。制藥機械作為藥品的生產設備,其技術的先進與否,成本的高與低都對制藥工業的成本具有一定影響。對此,在降低制藥工業制造成本的道路上,制藥機械設備企業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制藥機械(圖片來源于百度圖片,圖文無關)
力推自動化設備研發 減少制藥原材料浪費自動化生產設備不僅能降低工人操作失誤引起的安全隱患,提高生產安全,而且還能大大降低損耗,減少原材料浪費,提高藥品生產效率,提升產品數量,從而降低生產成本。就藥品生產來說,如果制藥企業通過自身生產工藝的研發和改進,充分利用自動化生產設備,降低生產中原材料的浪費,提升成品數量,降低損耗等,就可以建立生產優勢。
筆者獲悉,近期國內首條吡唑醚菌酯自動化生產線全面達產,年產吡唑醚菌酯原藥可達1000噸,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據有關負責人介紹,全自動化生產線采用DCS系統控制,實現了原藥生產的自動化管理。該設備生產過程穩定可靠,工藝指標得到控制,保證了生產的穩定性,產品質量均一穩定性,質量達到標準,為康喬在吡唑醚菌酯市場的競爭提供了有力保證。
自動化生產線全面達產,產品質量大幅提升,市場競爭力得到保證,康喬吡唑醚菌酯原藥合成工藝已申請國家發明。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在
原料藥合成領域,還沒有實現規模化生產,生產成本較高,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力。
為降低藥品生產成本,提高制藥工業市場競爭力,制藥機械設備企業需要加大對自動化生產設備的研發,其不僅要讓自動化設備在技術上更加先進,在質量上更加,而且還要進一步降低自動化設備的生產成本,讓自動化設備能在制藥生產中大面積普及,被廣泛應用。
如今已經有很多大型制藥企業,如石藥集團、羚銳集團、海正藥業等都在開始應用自動化生產設備,以提高生產效率。但是全自動化生產線作為一種先進的設備,費用比較昂貴,并沒有在全行業普及,而且從目前來看,我國有關技術還并不十分完善,因此,在自動化設備研發上,我國制藥機械設備企業還有很多路需要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制藥機械設備企業仍需潛心修煉,為未來10年中國藥品生產低成本時代而努力。
研發節能環保設備 降低制藥工業污染治理成本
就生產來說,制藥機械設備企業需要加大精力投入自動化設備研發之中,但是僅只實現自動化是不夠的,制藥機械設備企業還需要在節能環保方面下功夫。
制藥行業成本的降低,還需要在污染治理方面成本的降低。至于污染治理成本降低,并不是說不治理,而是要使用合理的方法,將制藥污染控制在小范圍內。對此,制藥企業必須進行綠色生產,優化工藝,采用先進的生物技術來取代一部分傳統技術,以達到降低排放、減少環境污染的目標。對于降低污染、減少排放,制藥設備作為藥品的生產工具,在滿足機械化、自動化、程控化和智能化的同時,必須不斷優化工藝,實現工藝設備的節能減排,讓設備更加綠色環保。
制藥工藝的復雜性決定了設備功能的多樣性,而制藥設備的優劣則反映在能否滿足使用要求、符合GMP和對環境污染的防控上。專家表示,制藥設備企業可在功能、外觀結構、材料選擇、設備驗證方面對污染進行防控。
如為避免污染,制藥工業需在無菌生產工序的制劑設備周圍設計并建立隔離區,將操作人員隔離在灌裝區以外,采取徹底的隔離技術和自動控制系統,大限度降低操作人員對環境的影響,同時也可以大大降低無菌生產環境中產品被微生物污染的風險。
又如制藥機械設備企業在選用材料時應考慮設備與藥物等介質接觸,或有腐蝕性、有氣味的環境下不發生反應,不釋放微粒,不易吸著或吸濕等,減少生產中跑、冒、漏、滴等現象,減少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的發生以及減少對環境及藥物的污染。
制藥設備對于藥品生產過程中污染防控具有重要意義,其是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是藥品生產順利進行的保障,是設備改造與更新的發展方向。藥品生產低成本時代來臨,制藥設備企業需嚴格按照GMP要求,加強節能環保設備的研發。而面對藥品生產低成本時代,制藥企業需做好設備的選型、操作、保養、維護等工作,不斷完善設備管理,防止污染發生,從而降低污染治理的成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