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十二五”以來,中醫藥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據數據統計,此期間,中醫藥獲得國家科技獎勵54項,國內中藥及天然藥物總數超過11萬個,展現出的繁榮和進步。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要求,中醫藥科研工作者在“十三五”期間圍繞中醫藥傳承、實踐、創新三個重點領域,集中精力抓大事,整合資源攻難關。
王國強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圍繞三項重點任務貫徹落實,即扎實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著力推進中醫藥實踐創新;全面推進中藥產業創新。
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以及中藥發展,中醫藥企業不容懈怠。與此同時,制藥機械設備企業在推動中藥事業發展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國家對中醫藥政策日漸扶持,中醫藥生產加工設備技術也獲得飛速進步,而越來越多的智能自動化技術的引用,則使得中藥生產加工效率突飛猛進,且生產質量也得到了有效保證。
據了解,中藥提取濃縮是中藥生產過程中的一個不可少的環節,中藥提取濃縮生產過程,是依據GMP規范,按給定的配方,生產一定數量產品的過程,是中藥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為了保證這一環節順利進行,中藥提取設備和濃縮設備企業則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提高設備的技術水平,從而既能不斷提高中藥提取過程的效率和經濟性,又能確保提取藥物成分的質量。其中,提取濃縮自動控制系統成為很多制藥設備企業研究的目標。
長期以來,企業通過對提取濃縮工程項目控制系統的研發發現,通過DCS系統的自動化控制,不僅大大減少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而且有效避免了人為主觀因素,提高了裝置的運行效率,以及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如
中藥材化學成分十分復雜,有些中藥在提取過程中還需要收集揮發油、芳香水等,為了使
提取罐內部受熱均勻,當提取罐內上下部溫差較大時,提取罐內藥液需要能夠自動循環形成對流。據悉,提取生產過程采用了DCS系統自動控制后,對提取生產過程實現自動檢測和控制,達到生產、降低能耗和確保安全等目的。同樣,濃縮生產過程采用了DCS系統自動控制后,對濃縮生產過程實現自動檢測和控制,達到生產、降低能耗和確保安全等目的,從而有效的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與傳統手動生產控制相比,自動生產控制系統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如在濃縮工藝過程控制中增加溫度監控裝置、真空度監控裝置、密度檢測裝置和在線含量檢測分析裝置,可實現對濃縮過程中物料溫度、物料密度、物料成分在線分析等質量目標的控制,實現濃縮終點判斷和出液控制的自動化控制。
“好藥”是生產出來的,中藥質量的提升,必須依靠生產技術及裝備革新。隨著智能自動化技術的不斷創新引用,我國中藥生產也開始逐漸邁入發展快車道,越來越多的中藥生產企業開始引進新的自動化設備以提高中藥生產質量。如在老牌藥企江中藥谷中藥液體生產線便搶先探路智能制造,在中藥液體生產車間,107個機械手臂,的配合完成提取、分離、純化、配料、洗瓶、灌裝、密封、檢測、裝盒、碼垛等等一系列生產線流程。
為確保中藥產品質量,藥企以及藥機企業均需要不斷傳承創新,嚴苛每一道生產工藝。只有通過技術的不斷提高,以及高規格的質量控制,我國中藥才能邁向新臺階,向更廣闊的空間出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