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干燥是制藥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干燥的目的是為了物料使用或進一步加工的需要。近年來,干燥設備在食品、制藥工業等領域的生產應用越來越廣泛。專家預計,我國干燥機行業未來市場低端產品競爭激烈,大型高附加值產品前景將被看好,但是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隨著制藥行業對于干燥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指導國產設備升級就變得十分緊迫和重要,否則容易被國外干燥設備“牽著走”。
(分食干燥機市場這塊蛋糕 國產藥機企業還需加把勁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在過去,國產的干燥設備企業與國外企業相比,規模還比較小。而且,技術儲備不足,加工設備的手段略顯原始。同時很多干燥企業為了追求利潤,忽略了產品質量,產品在使用過程中就會出現偏差。加上市場缺乏相應的規范,不少假冒偽劣產品也魚目混珠流入市場,在夸大宣傳效果的作用下,很多設備在運作過程中都難以保持壽命,對企業的加工生產造成很大的損失,也不利于干燥設備行業的穩定發展。
近年來,隨著行業標準的提高與市場逐漸走向規范化,市場需求擴大使得干燥設備行業也迎來機遇與挑戰。我國干燥設備企業意識到提高產品質量,淘汰傳統落后設備,走高新型干燥設備的重要性。加上近年來工業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大大提升,對于干燥設備的要求又多了一項,就是減少有害物質的排除,達到綠色節能的要求。
目前,對于干燥技術,制藥行業的目標主要有三點,即干燥操作要保證產品質量,藥品的質量關系藥效的好壞,干燥過程中保持藥品原有的藥效非常重要;干燥作業對環境不造成污染,如今時代提倡綠色生產、零污染,保護環境應當是每個企業的責任;干燥過程要達到節能效果,節能既符合國家生產理念,又能給企業減少成本。所以干燥設備制造業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上,應是按照高品質、低能耗、環保型的要求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和升級,對于傳統落后的設備應進行更新換代或淘汰。
業內人士表示,干燥設備行業應該在技術方向上多下功夫,加強自動化、制造工藝以及材料材質外觀設計等方面的研究,學習國外先進技術,讓干燥設備制造企業直接與高校和科研單位以多種形式聯合,讓藥機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將我國干燥設備行業做大做強,力爭在舞臺上也占據重要地位。
目前國外眾多廠商紛紛加大對中國市場投資力度的熱情和表現上證明,我國干燥設備行業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繼前些年外資以合資方式進入中國以后,預計今后國外企業在投資形式上將傾向于獨資,在生產組織上將傾向于本土化,在產品定位上將傾向于中產品。
筆者認為,在當前大好的情況下,干燥設備制造企業要實施與綠色干燥的發展戰略,首先要走資源節約型發展道路,變單一粗放型干燥為組合、智能型干燥,而這既需要技術的支持,也需要人才的牽引和成熟的研究。藥機企業有必要合理分配和利用資源,通過與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合作形式,有效地培育和發展創新能力的人才,打造產品。
同時,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我國干燥設備企業也應該抓住這個趨勢,讓設備實現智能化工作,更、快速的助力制藥行業生產。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索干燥技術的新型發展道路時,必須對能效、環保以及產品的質量進行綜合考慮,才能求得全面、協調和可持續地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