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中成藥通用名稱命名技術指導原則》(以下簡稱“《原則》”)和《關于規范已上市中成藥通用名稱命名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原則》和《通知》要求,中成藥命名不應采用“強力、御制、秘制”等夸大、自詡、不切實際的用語。不過,來源于古代經典名方的中成藥,其通用名稱采用該經典名方方劑名稱命名的,不列入規范范圍。
有專家表示,中成藥喜歡在名字上“下功夫”主要還是緣于中成藥對其成分、作用機制以及療效等,缺少像化學藥品那樣明確的循證研究。此次命名新規的發布將有大量中成藥企業面臨改名現狀,但也會促進行業轉變發展思路,更加有效地維護患者的生命安全。
中成藥屬于藥品,應該執行國家關于藥品的法律法規。筆者了解到,藥品包裝、標簽、說明書必須依照《藥品管理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和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規定印制。中成藥企業命名再也不能“任性”了,改名字、換包裝將成為大多中成藥企業的首要工作。受此影響,制藥包裝機械或將迎來新一輪的市場需求。

制藥包裝機械為藥品的現代化加工和大批量生產提供了必要的保證,作為藥品的外在形式,藥品包裝從材料到方式,從環境要求到標識處理都較為嚴格,并且有著嚴格的限制條件,這也使得制藥包裝機械發展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行業。
雖然和國外制藥包裝機械相比,我國還存在一定的距離,但從無到有,動小到大,從仿制到自主研發,國內的制藥包裝機械行業已有一定的規模,并在GMP認證期間獲得了較大的發展空間。而對于此次的中成藥改名,必然將帶動制藥包裝機械的需求,行業或將迎來新一輪的增長。
對于中成藥改名帶來的增長,業內人士表示,市場需求方面會有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關鍵還在與生產制藥包裝機械的廠商能否提供高質量、高性能、高技術的設備。筆者了解到,在產品結構上,盡管設備種類在不斷豐富,但依然缺少精度高且大型化的產品;在產品質量方面,曾有專家表示,大多藥機企業都比較重視設備的質量,但在質量都差不多的情況下,設備性能、使用壽命、控制水平等細分因素就成為客戶考慮的重點,國內企業還需下番功夫。
除此之外,在產品創新方面,仍有一些企業還停留在仿制階段。在越來越強調產品創新的時代下,只滿足于仿制并不能帶來長久的效益。而面對中成藥改名帶來的市場需求,相關的企業或將無法獲得此項利好。另外,在企業方面,據有關人士分析,制藥包裝機械行業主要還是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的隊伍較為薄弱。
盡管我國制藥包裝機械行業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但面對市場需求,以及行業趨勢,仍有很多企業在積極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研發和生產符合行業趨勢的現代化設備產品。例如天津濱海立成包裝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廣州三拓識別技術有限公司、濟南蘭光機電技術有限公司、濟南賽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都致力于創新產品技術,推動制藥包裝機械向自動化、機電一體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而從近期結束的swop 2017包裝世界(上海)博覽會上展出的設備來看,包裝設備的智能制造是大勢所趨,很多展商的展品都體現了這一大趨勢。如智能化軟件與機器鏈接,能夠實現智能化、個性化的需求,為制藥企業在降低成本和提升制造工藝方面帶來了巨大幫助。
中成藥只是藥品中的一種,但其對包裝要求的嚴格以及市場需求的增加都在給藥機企業釋放信號:質量高、技術先進、又符合時下趨勢的制藥包裝設備將是中成藥企業的理想產品,要滿足這些,相關企業還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不過,另一方面,此次中成藥的改名除了帶來一場設備高需求外,還將為整個制藥包裝機械行業的規范化、合理化、智能化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