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從默默無聞到穩步前行,我國制藥機械行業經過長久的發展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模式。不但行業規模在擴大,而且藥機企業的化進程也在加快。另伴隨著醫藥需求的提高,行業政策的支持,以及國外藥機企業的“威脅”,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致力于在守住國內市場的基礎上,挖掘海外需求。

有業內人士曾表示,對于客戶而言,制藥機械市場從來不是單選題。在大環境向好,藥機企業日益成熟與強大、眼界越來越接軌的背景下,行業的市場競爭早已不再簡單地局限于價格、質量、地域的比拼,技術創新、品牌影響等都成為本土藥機企業脫穎而出、突圍制勝的關鍵因素。
面對行業競爭,有藥機企業選擇握住創新這把鑰匙打開新的市場大門,也有藥機企業選擇通過廣告、線上推廣等渠道打響品牌度。雖然方式不同,但藥機企業都在嘗試追求有質量的規模化放量上漲,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戶,穩固并提升市場地位。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面對快速變化的用戶需求,以及日益白熱化的市場競爭,藥機企業在打造差異化新型藥機設備,提升市場反應速度的時候,還需要清醒的頭腦、理性的思考。因為,對于藥機企業而言,創新是無界的,但品牌營銷卻是有底線的。
首先在創新方面,任何一家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創新可以說是所有企業贏得市場,實現重大突破的根本,只不過,想要鍛造這把“鑰匙”卻并非易事。細數國內藥機,幾乎所有企業都將創新視為搶占市場高地的“法寶”。
例如,截至2017年11月30日,楚天科技共提出2376項中國申請,授權1500項。另提出25件PCT申請,在美國、日本、俄羅斯、印度四國獲得11項授權,可見其在創新研發上的強勁實力。湖南千山制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崇尚“自主創新”,重視研發工作,每年投入的研發經費占年銷售收入的5%以上。累計申請1400余件,其中發明申請137件,PCT申請10件。
技術創新已經成為制藥機械行業的關鍵詞。就藥機企業而言,堅持創新是一項持久戰,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不計回報的投入,來不得半點“投機”;而對于中小型藥機企業來說,則需要敢于創新的勇氣,只有形成差異化且擁有與客戶需求相匹配的產品,中小型藥機企業才能走出同質化的“魔咒”,獲得市場的一杯羹。
其次在營銷方面,藥機企業打響品牌名聲離不開各式各樣的推廣渠道,例如電視廣告、搜索引擎、行業網站、APP等。通過這些渠道的營銷,不僅可以幫助藥機企業擴大度,還能帶來可觀的收益。中國制藥網作為制藥機械行業的門戶網站,擁有豐富的互聯網資源,還為行業人士打造了隨時隨地做生意的制藥通APP,助力廣大藥機企業擁抱新商機。
縱觀行業現狀,越來越多的藥機企業有了營銷推廣的意識,希望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吸引更多客戶,但如果過度依賴營銷或更有甚者夸大營銷的話,后果可想而知。例如近在醫藥圈掀起輿論風波的莎普愛思,就因旗下滴眼液的廣告和療效受到了媒體質疑。
筆者了解到,莎普愛思在研發投入與廣告投入的懸殊反差引人注目。以2016年年報為例,莎普愛思的一些新藥項目當期投入數以百萬元計,而廣告費卻高達2.62億元,廣告費占公司滴眼液產品營收的34.75%,產品營收主要靠廣告吆喝而來。這種方式雖然給企業帶來了暫時性的效益,但卻不能成為企業應對市場競爭的長久之計,反而產生了“副作用”,侵害消費者的權益。
引以為戒,針對營銷推廣,藥機企業應有“底線”,切忌夸大和虛構。藥機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規劃,過度依賴營銷推廣并不是明智的選擇。只有對消費者負責、對投資者真誠,不隱瞞、不夸大、不誤導、不欺詐,才是有底線且成功地營銷。
目前,制藥機械行業競爭激烈化程度還在加劇,是選擇一如既往地創新?還是將砝碼壓在營銷推廣上?還是創新與營銷兼備?藥機企業都應根據自身能力和實際情況作出戰略規劃。不過,無論是選擇何種方式,藥機企業都應明白,創新雖無界,但會是企業發展永恒的主題;營銷雖好,但也是有“底線”的,失守底線必將傷害消費者的利益,損失企業形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