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制藥工程】5月18日,遠大醫藥公告稱,公司位于成都溫江的核藥全球研發及生產基地已獲得生態環境部頒發的甲級《輻射安全許可證》,將于2025年6月份正式投入運營。該基地于2022年底簽約,2023年4月份全面啟動環評,同年11月份獲得施工許可正式破土動工,僅5個月實現主體封頂,以兩年周期刷新了行業建設紀錄,且其核素種類齊全、自動化程度頗高。
公告顯示,其成都溫江的核藥全球研發及生產基地定位全球創新核藥產業化高地,是全球頭個“零輻射”智能核藥工廠,全流程輻射監測系統達到核電級安全標準。該基地占地面積50畝,一期用地25畝,建設總面積超2.6萬平方米,總規劃投資擬超30億元,聚焦同位素工藝開發與制備、核藥偶聯技術、自動化標記技術等核心領域,覆蓋核藥早研、工藝開發、質量研究、非臨床研究、智能生產與精準配送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管理。
規模化產能是商業化落地的核心支撐。其核藥生產車間建設有14條高標準GMP生產線,實現18F、64Cu、89Zr等多種同位素自主生產,同時預留α核素藥物生產線,充分滿足公司治療性與診斷性核藥的多品種、規模化制備需求。
此次公司的成都核藥基地取得甲級《輻射安全許可證》,不僅標志著其智能化工廠即將投入運營,同時也標志著公司成功搭建起全球頭個覆蓋“研發—生產—銷售”全產業鏈的閉環平臺,實現了從實驗室研發到工業化量產的戰略性跨越,以“中國智造”填補國際放射性藥物工業化標準空白,推動全球核醫學產業升級。同時,該基地也將與遠大醫藥美國波士頓研發中心、遠大醫藥—山東大學放射藥物研究院等共同構建成為其全球核藥研發中心網絡,為全球市場提供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放射性藥物解決方案。
核藥是指利用放射性核素(同位素)的特性,通過標記藥物或直接使用放射性核素,實現疾病診斷、治療或研究的一類特殊藥物。它是核醫學(NuclearMedicine)的核心組成部分,結合了放射性同位素技術與藥學,在腫瘤、心血管、神經等系統疾病的精準診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來,核藥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數據顯示,全球核藥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9年的60億美元提升至2030年的300億美元左右。2023年全球核藥市場規模達107億美元,預計2024-2033年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1.5%。中國核藥市場增長勢頭強勁。2017-2023年,中國核藥市場規模已由22億元增長至50億元,CAGR為14.7%3。2024-2030年市場規模預計由68億元增長至260億元,CAGR為25%,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在此背景下,遠大醫藥抓住市場機遇,在核藥抗腫瘤領域深耕布局。產品管線方面,公司15款創新核藥產品處于研發注冊階段,涵蓋68Ga、177Lu、131I、90Y、89Zr在內的5種放射性核素,覆蓋了肝癌、前列腺癌、腎癌、腦癌等在內的7個癌種;產品種類兼具診斷和治療,可為患者提供多適應癥治療選擇、多手段且診療一體化的全球高水平的抗腫瘤方案。
隨著遠大醫藥核藥基地未來正式投入運營,公司全球創新核藥管線的開發及落地將進入新的階段,同時也將促進公司培育更多高價值的重磅核藥品種,并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核藥抗腫瘤診療產品集群,進一步穩固公司核藥產業的全球地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