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 “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今天正值冬至時節,正所謂從“一九”數到“九九”,冬寒就變成春暖。2017年即將收官,隨著寒冬的逝去,春暖即將來臨,那么醫藥工業以及制藥機械設備行業是否也如這節氣一樣迎來春暖花開的景象?

筆者獲悉,2017年12月17日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發布的《2017年中國醫藥行業經濟運行指數》指出2017年前三季度,醫藥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1.6%。根據報告,我國醫藥工業在全國工業中的占比正在不斷提高,醫藥市場正在逐漸擴大。透過醫藥市場,再看制藥機械設備行業發展,那么藥機業發展境況如何?有專家指出,醫藥市場勢如破竹,作為醫藥制造業的上游,甚至是醫藥發展的“發動機”,藥機業自然也嗅到了相應的商機。
如今隨著醫藥市場需求的與日俱增,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醫藥工業快速發展,新產品不斷問世,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制藥生產模式以及生產技術還相對處于弱勢,這不僅從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藥物的生產研發,而且也不能滿足藥企化發展需求。為推動我國制藥業得到更好的發展,在市場上更有底氣,同時也為了制藥機械行業自身發展前途更加光明,闖關智能制造新模式便成為藥機企業搶灘巨大醫藥市場的關鍵一步。
如今智能產品遍地開花,很多藥機企業也不斷開辟智能化道路,但是從目前來看,不乏有一些藥機企業是在跟風模仿,并沒有理解透智能制造到底為何物。他們打著智能制造的幌子,但是產品沒有真正的實現智能化生產。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引導下,我國很多藥機企業在智能制造道路上,正在不斷創新,他們正在一步步闖關智能制造的新模式,這種新的模式,新的技術正在與同行,與其它技術先機的國家如德國齊頭并進。
如楚天智能制造新模式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將形成雙智能局面,即不僅產品是智能化的,而且產品的生產手段也是智能化的。楚天科技董事長兼總裁唐岳在采訪中也表示,該項目將成為世界首批制藥裝備智能生產工廠,提高中國制藥裝備智能化、化水平,實現從裝備制造到藥品生產,覆蓋全產業鏈的醫藥工業智能制造新模式。其所形成的完整生產體系將支持率、高質量的藥品生產。
藥品與人們身體健康休戚相關,高質量制造藥物是確保藥物正常供應的砝碼,那么如何確保藥物科學高質量制造?其中制藥機械設備是其強力后盾之一,確保藥機科學制造,實現藥機生產智能化是生產高智能化、具有化水平藥機的重要保證。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制藥工業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根據相關報告指出,我國醫藥工業在全國工業中的占比從從2011年的1.8%提高到2016年的2.6%,而2017年前三季度更是進一步提高到2.8%。醫藥工業的快速發展,不僅給我國制藥機械企業帶來了機遇,同時也使得國外藥機企業對這塊大蛋糕虎視眈眈。有專家指出,在制藥機械設備行業里,很多跨國巨頭都希望分得中國藥機市場的一杯羹。
面對強大的市場競爭,我國制藥機械企業需要不斷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闖關新的模式,其不僅要生產出先進的、智能化的藥機產品,而且要從藥機生產模式上推陳出新,實現從裝備制造到藥品生產,覆蓋全產業鏈的醫藥工業智能制造新模式,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新的希望。
“冬至大如年,數九過寒冬”,冬至的到來也預示著否極泰來。相信隨著我國制藥機械企業的不斷創新,以及智能制造新模式的不斷推進,我國制藥機械企業勢必將迎來春暖花開的景象,更多的藥機產品能與技術先進國家的產品同臺競技,與市場相媲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