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藥網 技術文章】制藥設備對藥品生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質量的高低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藥品的療效。因此,在社會對藥品生產給予高度關注的情況下,制藥設備就成為藥企抓生產、抓質量的主要方向之一。而為了凸顯制藥設備的性能,很多廠商選擇從一些細節著手。

改進制藥設備的軸密性 避免給藥品帶來污染
筆者了解到,制藥設備的軸密性其實是影響藥品質量的關鍵因素。制藥設備經過長時間的運動,部件之間會產生摩擦,而摩擦過程中產生的異物則會停留在密封結構的間隙中。如果有些密封結構不具備拆卸結構的條件,且因某些過程,比如設備漏氣、冷凝洗刷等造成異物混入藥品中,則會給藥品帶來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就要對制藥設備的軸密性進行改進。
有制藥設備廠家建議,軸密性的污染源既有自身產生,也有外界介入。為了避免污染源,步就是要避免使用接觸性的密封,然后要選用在操作壓力下無泄漏的密封,后就是要改變密封結構,使其方便拆卸和清洗,從而排除前次操作留下的殘留物。該制藥設備廠家表示,將這些措施應用到離心機上,效果良好。
創新制藥設備潤滑技術 提高產品安全性
有人將潤滑比作制藥設備的血液,因為它能對設備的正常運行起著重要作用。筆者獲悉,給制藥設備潤滑是為了降低兩個相對運動接觸機件表面間的摩擦及磨損,提高設備效率,保證設備可以長期、可靠地工作。
不過,在制藥設備的日常生產和保養中,一些廠家和客戶還是忽視了制藥設備的潤滑。與此同時,業內也在倡導要創新潤滑技術,提高制藥設備的安全性。相關人士表示,可以用多級油減少初期磨損,這樣既能保證設備在高溫時有足夠的粘度,又能使油的低溫粘度較低, 減少起動初期磨損,節約能源。還可以建立與制藥設備相適應的潤滑過濾系統,把污染物及時分離出來。
除此之外,也有行業人士提出這樣的現狀:近幾年制藥設備行業對易清洗(CLP)普遍重視起來,這改觀了設備的內部和外部結構,比如外形包覆結構。這種結構雖然簡化了設備,提高了防塵和易清洗的功能,但也給設備的潤滑帶來阻礙,亟待在制藥設備潤滑技術上帶來創新。
“望、聞、切、問” 做好制藥設備預保養工作
在很多關于制藥設備的文章中,筆者都或多或少的提到設備保養問題,因為只有對設備進行科學合理地保養,才能讓其在制藥生產中發揮應有的功效。那么,相關企業該怎樣做好制藥設備的預保養工作呢?有學者提出,這就要運用到中醫方面的“望、聞、切、問”的方法。不過,此法非彼法。
“望”即觀察,要觀察制藥設備在運轉工作中的情況,通過比較來檢查并判斷故障。“聞”就是聽和嗅,仔細聽設備是否有異常的響聲,如果聽不清楚,可以將周圍機器停下,以便更好地區別和鑒定。另外,還要用鼻子去聞一聞設備周圍是否有異常的氣味,如果出現焦味,應立即停機檢查。
“切”即“切脈”,也就是維修人員要對設備進行檢查和測量,從而確定故障的一個大體方向。所謂的“問”就是調查,要向操作人員及時了解具體情況,包括操作、故障形式、變化等,這對修理設備時間和質量都有直接影響。
結語: 制藥設備雖然是機械產品,沒有溫度,但它也有“生命”,生產商以及客戶若做好細節工作,不僅可延長讓制藥設備的使用壽命,還能讓冰冷的生產工作變得更有溫度。都說“細節決定成敗”,如果每位廠家、客戶都重視這些細節問題,并采取措施,再進行技術創新,制藥設備行業的發展或許能再上一個臺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