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人物訪談】“長征天民公司之所以叫長征天民,因為我們國家的運載火箭,往往叫長征幾號,長征2號、長征3號,包括現在的長征5號。”張蔚介紹了長征天民名字的由來。
在4月20日至22日,重慶召開的第55屆(2018春季)全國制藥機械博覽會暨中國制藥機械博覽會(以下簡稱“全國藥機展”)現場,中國制藥網記者有幸采訪到北京長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為:長征天民)副總經理張蔚。
北京長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蔚(左)接受中國制藥網記者采訪
張經理介紹,長征天民是航天血統的航天央企。
市場占有率下降 我們反而感到很欣慰
“從1986年天民公司研發出臺國產的軟膠囊機,當年把進口設備在國內的價格,從200萬一下子拉到幾十萬,應該說大的受惠者是廣大的國內同胞。”
長征天民自主研發產品RGY10-15Ⅱ型滾模式軟膠囊機
說起軟膠囊機系列產品的發展歷程,張經理表示,軟膠囊設備是一個高科技含量的產業,從剛研發成功的80年代到現在經歷了30多年的時間,這個過程發展的說迅猛也迅猛,說艱辛也艱辛。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長征天民從當年的市場占有率70%,到今天降低到只有45%左右。這個數據不免讓人擔心。
“從名義上來說,市場占有率是個下降的過程。但實際上,我們對這個過程應該說,反而感到很欣慰。”
張經理表示,國內市場如果僅是長征天民一家去做的話,這個市場做不大,而且國人受到的實惠也更少。
“那么今年,或者說是目前,我們占45%左右的份額,但是從總的銷售收入與80年代相比,應該是翻了20倍以上。”
這也就意味著,國內的膠囊機市場如今已經越來越大,長征天民從一只獨秀到帶動制藥機械的軟膠囊設備產業集體發展。從一定程度上,長征天民對產業以及國家經濟都有積極的拉動作用。
全國藥機展現場照片
天民講究“*民融合” 相互促進
作為航天央企,除了制藥機械這樣的民用明星產品以外,還肩負著航天的使命。
“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我覺得就很符合近這兩年說的很流行的一句話,叫‘ *民融合’。”張經理欣慰的表示。
實際上,天民公司這幾十年發展下來一直都是*民融合的公司,各個項目在不同的領域開展,的技術可以及時、直接的應用嫁接到民用的產品內。
“所以,我們是靠航天科技的科研人員來研發、來不斷的改善這些民用設備。”正是有了航天科技、科研人員的支撐,公司民用的膠囊機等設備得以不斷完善與改進。
“同時,民用設備針對市場的理念和的運轉模式,比如成本概念、市場概念,反過來也對公司的市場發展是個促進。”張經理指出,現在航天計劃內的任務不像原來的計劃經濟類任務,需要航天企業在自己的傳統領域走出去,打開市場,贏得利潤,優化自己的經營素質,惠及自己的全部員工。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倒是發自內心的覺得,天民公司干膠囊機也好,干*產品也好,既不是互相沖擊互相矛盾,恰恰是一個互相取長補短、互相促進的過程,這可能也是國家說的*民融合的大理念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清晰的認識到*民融合的作用后,長征天民在未來的發展方向上也更加明確。
“從公司未來的角度,既把自己傳統的產品兢兢業業的做好,也把這些技術嫁接到更多的更好的民用產品上。”張經理對此還舉了一些案例。
例如,本次藥機展上長征天民展出的軟膠囊機,包衣造粒機等,這些都是公司在一個業務部一個板塊下的制藥機械類產品。還有其他的版塊,比如低溫類的版塊,公司內部叫低溫工程業務部,實際上做得更多的是能源利用類設備。
全國藥機展現場照片
“比如LNG輸送泵產品,國內更多的還是進口美國和法國的產品。我們從2014年開始,各種類型不同輸送量的泵也在研發成系列化。”據介紹,長征天民的LNG輸液泵從起初的每小時15立方,到每小時240立方,中間已經產生七八個品種。
“假如,有一天,國外對中國的能源進行類似對中興芯片禁止出口類的打擊,我們可能就會為國家作出關鍵的貢獻。畢竟我們有比較好的比較強大的技術儲備。”張經理如是表示。
產品未來大致發展方向
在本次藥機展上,除了攜帶的部分新產品以外,長征天民對未來的產品發展方向也有一定的判斷。
“大的方向,個是朝著率、高速化發展,第二個方向是朝著自動化程度更高,設備占廠房用地更集約、更小巧方向發展。”張經理指出,中國的廠房面積目前很寶貴,自動化程度要求更高。
“另外,還有向一些多功能的復合發展。”張經理舉例表示,以往的轉能就是干燥的功能,今后可能會向除濕干燥包括一些局部環境的優化發展。
“這些都是用戶比較急需的方面,我們也是盡可能的為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另外,張經理補充道,自動化水平更高,其實也是向工業4.0盡可能的靠攏。
無論過去或者未來 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
談到過去或者未來的發展,張經理表示,長征天民秉承一個理念,即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不要朝秦暮楚。
“這些我們都不做。本身從我們的想法,還是在軟膠囊這個領域,把它做深做透,把該為國人想到的事情,想得更多。因為畢竟我們從事的制藥機械領域,與人的健康、與人身體的好壞息息相關。”
張經理表示,從長征天民的角度,未來將在軟膠囊這個領域的各個技術細節上再去做進一步的升級,圍繞著健康,推出更多更好的東西。
“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后我們可能是在植物纖維的膠囊上推出更好的產品,也是為國人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安全用藥的程度,作出貢獻。”
多種軟膠囊形狀
大道至簡,道法自然
與張經理的采訪過程中,記者備受企業文化理念感染。而在采訪的收尾,面對“關于人才管理方面怎么看”這一問題時,張經理表示,“對人才方面的見解和看法不太敢當。”
“因為感覺,近十多年以來,管理類的,營銷類的企業經營類的書籍、專家、講座滿天飛,比如針對人,誰都會說以人為本,針對管理,又說怎么甩掉成本等。但是我倒是覺得,一個企業發展起來,如果是抱著一場一場的講座,都把這個當作經典。杰克韋爾奇也是經典,國內馬云也是經典,他們都很成功,也都是經典,在企業運營上,在人才管理上,在規章制度上,都很多很全面,叫亂花漸欲迷人眼。”
“我覺得,有的時候,可能很多年過去以后,你在經營企業過程中,你就會發現,我們的老祖宗,可能說的反而更簡潔更好。”張經理由衷地感慨道。
“我記得《道德經》里老子說的一句話,叫‘治大國,若烹小鮮 ’。在科研人員忙碌的時候,在市場人員積極的在市場上拼搏的時候,在綜合管理人員認認真真的梳理公司內部管理的時候,作為領導,不要去干預特別多,不要去折騰。”
張經理表示,好多東西它真的是自自然然形成的,而不一定都是領導管理出來的。所以這也是臨時想到的一個感覺。因為管理類的東西大家接受的都太多,誰也談不到誰去教誰,但是可能恰恰忘了,水到渠成的道理。自自然然的發展,可能發展的比你刻意想要達到的目標更。
“所以我想說的是,大道至簡,道法自然。我們把規章制度做得簡化一點,把更多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讓他去做,他沒有什么錯的話,你就讓他一直做到底,他的功勞就不會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