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藥網 編輯視點】“新舊動能轉換”是指培育新動能、改造舊動能。其中,新動能包括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舊動能指傳統動能,它不僅涉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業,更寬泛地覆蓋利用傳統經營模式經營的、二、三產業。
就筆者了解,“新舊動能”概念誕生于2015年中央和地方政府主要領導的講話和文件中,2016年內涵再次豐富,且在互聯網出現的頻率逐步提升。到了2017年,“新舊動能轉換”具體工作持續推進,內涵也逐漸豐富和完善。
業內指出,目前,我國經濟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艱難進程中,即經濟社會進入了“新常態”,同時已著手逐步推進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工作。
其中,在制藥行業中,“新舊動能轉換”已經成為新風向,制藥企業們將“舊動能”轉換為“新動能”,實行產業轉型升級,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實現健康、可持續、綠色發展。那么,激活新舊動能轉換新引擎,具體可以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淘汰落后設備
例如,有的藥企為了加快企業新舊動能轉換,主動淘汰落后產業以及對安全、環保、能源不達標的落后產能,同時還積極淘汰陳舊、耗能高的設備設施,購進技術先進、智能化水平高的設備,不斷改進車間工藝生產流水線。
例如,新時代藥業在改革中,先后淘汰了年產1000噸硫氫酸紅霉素項目、年產2000噸7-ADCA醫藥中間體項目、年產130噸4-AA醫藥中間體項目,這些落后產能項目年產值近30億元,但對環境、能源都會帶來巨大的壓力。
升級關鍵設備
此外,藥企的綠色發展離不開高科技的環保設備和自動化智能化生產。
例如,魯南制藥對原有的生產車間設備進行了綜合評估,升級改造了制約產品質量和產量的關鍵設備,三年來僅購置新設備投資就達10億元。
在中藥口服制劑生產車間,新上全自動燈檢機,每班操作人員由28人減少到5人,大大提高了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在西藥制劑車間,以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為導向,從內包、外包到裝箱,實現閉環生產,在人員不增加的情況下讓產能翻一番,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將“知本”變“資本”
知識產權保護運用在推動制藥企業創新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企業作為知識產權的創造主體,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必須將“知本”變“資本”,實現彎道超車,才能成功轉型。
業內表示,是創新的重要標志,技術是新舊動能轉換重要的技術供給。只有聚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加快布局知識產權戰略,包括科研創新、車間生產工藝的創新以及服務方式的創新等,充分利用知識產權和核心來占領產業和行業發展制高點,才能促進企業創新創造駛入快車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