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藥網 人物訪談】環保問題可以說是制約制藥企業健康發展的一大瓶頸,目前,這一瓶頸受到了眾多制藥人士的強烈關注。為加快環保治理工作,讓更多企業在治理污染問題上有所成績,9月27日-29日,第三屆“(金牛)全國制藥廢水、廢氣、危廢處理新技術、新成果與新裝備應用推廣交流會”在杭州召開。
本次交流會匯聚了眾多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他們共聚杭州,一起探討制藥行業的綠色發展。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學院教授仇汝臣受邀出席本次會議。仇教授在此次交流會上帶來了《醫藥危廢資源化新技術開發》的主題演講,并就危廢資源化技術開發的內容、化工新工藝開發成果、化工新技術開發的方法與技巧進行了分享。

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學院教授仇汝臣接受中國制藥采訪
作為會議的協辦單位,中國制藥網對本次會議進行了全程在線網絡直播。會后,仇教授接受了中國制藥網的采訪。
中國制藥網:仇教授,您好!參加此次會議,您是出于怎樣的目的?對于您自己而言,本次交流給您帶來了怎樣的收獲?
仇教授:這次參加交流會,主要是帶來我的新技術、新成果。我以前是搞化工設計的,對制藥、廢水、廢液、危廢的處理,我有一些資源化回收的案例。我想通過這些案例,能讓企業把廢水、廢液還有危廢更好地處理。
而所謂的廢氣廢液、危廢只是用在不同的地方,出現在不同的位置,叫著不同的說法。但是,這些東西都是很好的資源,如果把它用在合適的位置,那么這些危廢產品、甚至危廢液體就能很好地變成資源。正是基于這樣的目的,我們在這么多年一直開發新的技術、新的工藝,也就是說,我們是用化工工藝和化工設計的方法,來處理制藥行業中的一些難點。
制藥、醫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有害于公共環境的工業廢水、廢渣、廢氣,而由于“三廢”成分復雜、有機物含量高、毒性大、量大、色度深和含鹽量高等,成為“工業危廢”,已經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活環境,成為重要的污染源。
根據仇教授的介紹,要想從源頭上盡量減少甚至杜絕污染,實現廢物的零排放和環境影響小化,必須進行工藝和設備兩方面研究:
,要不斷致力于工藝過程的研究與開發,提高工藝效率,盡大可能:實現廢物小化和環境影響小化;第二,改造傳統設備、開發新設備,大幅度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率。
另外,仇教授表示,危廢處理其實有著廣闊的經濟前景。“目前市場上危廢無害化處理的平均價格約為2000元/噸;如將資源化處置按3000元/噸估算,再按照危廢綜合處置率85%、資源化處置比例60%計算,到2020年我國危廢市場有望形成約2187億元的產值。”仇教授說。
仇教授還表示,“我們有強大的設計團隊,完全具備新工藝的開發能力,對于國外先進的工藝技術,可對其進行工藝破解和模型開發(已經成功開發并投產了多套國外對我們進行技術封鎖的工藝裝置),并對其工藝和設備進行優化設計,打破技術封鎖,提高經濟效益。”
點擊觀看仇汝臣采訪視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