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傳承千年的中醫藥,在防病治病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和作用。然而近年來,“中醫毀于中藥”的說法常被提及,反映出當前中藥產業發展所面臨的挑戰。中藥必須走出一條現代化、產業化之路。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國中醫藥學者的不斷努力下,中醫藥現代化、標準化、化困局已有了一定的突破。
被歐美認可的復方中藥
早在2016年12月,上海和黃藥業膽寧片就獲得了加拿大衛生部天然藥品和非處方藥局上市許可證。2019年9月,該產品又正式獲得加拿大境外生產場地認證批文,這也是被歐美認可的復方中藥,標志著我國中藥現代化、化的重要進展。
中醫藥標準生根發芽
中藥成分復雜,要想走出,就必須借助科學的手段、數據證明其安全有效。2001年,上海中藥標準化研究中心落戶張江,大幅度縮短了和標準化的差距。
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曾透露,截至2019年5月,標準化組織(ISO)頒布的中醫藥標準已達45項,其中由中國專家擔任項目提案人的占71%。根據我國發布的《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計劃到2020年頒布20項中醫藥標準,可見“五年計劃”已提前并超額完成。
今年2月份,板藍根藥材有了國家化標準,對其種源、范圍、定義、技術要求及檢驗規則等方面都開展了標準制定工作,合理規定了部分農藥和重金屬控制指標。可見,中醫藥標準已經在生根發芽,未來在中醫藥標準化的舞臺上,將更有話語權。
中醫藥得到愈發廣泛的認可
今年5月,世界衛生大會審議通過的《疾病分類》,將傳統醫學內容納入其中,對中醫藥、傳統醫藥的應用與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另外據2019傳統醫藥報告顯示,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高度重視傳統醫藥行動。在194個成員國中,170個認可傳統醫藥在本國提供服務,占比88%;實施草藥監管的國家數從65個增至124個;國家藥典中涵蓋草藥內容的國家數增至110個;開展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國家數達到41個。另外,在所有傳統醫藥系統與技術類別中,針灸的應用國家數名列,達到113個國家。這也充分體現出傳統醫學正逐步被世界醫學所認可。
小結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中醫藥現代化與化發展之路漫漫,例如,雖然中醫等傳統醫學病證已經被納入疾病分類,但在其中所占比例還很小,只有不到國內的10%,有待不斷完善、擴充。有業內指出,還要以中藥現代化產業基地為依托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發展;開展中藥資源普查,提高
中藥材質量,按道地產區進行布局;同時重視中藥安全,包括外源污染物、生態環境安全等,確保有序、、安全、有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