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近日,《關于以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為突破口 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發布。該《措施》要求各地以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為突破口,推進實施提升藥品質量水平、確保穩定供應、提高藥品貨款支付效率、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等措施,推進三醫聯動改革,助力醫藥行業健康發展。
其中,在確保藥品穩定供應方面,《措施》提出建立完善對藥品生產企業供應能力的調查、評估、考核和監測體系。嚴格依法懲戒藥品采購失信行為,完善市場清退制度,出現不按合同供貨、不能保障質量和供應等情況時,要及時采取相應的賠償、懲戒、退出、備選和應急保障措施。
另外,對于出現圍標、串標等價格同盟或操控價格以及惡意斷供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依法依規采取取消其相關集中采購入圍和掛網資格等措施。
該《措施》的發布也意味著,以后存在惡意斷供行為的企業將失去集中采購入圍和掛網資格。企業倘若“涉險”惡意斷供,可謂是因小失大。
近年來,藥品短缺問題頻發,小品種藥供應尤其緊張,引起社會以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2019年以來,多地相繼出現別嘌醇、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維A酸等藥品漲價斷貨或供應不足的動態。
為了解決短缺藥供應保障,多地都采取了相關的措施,常見的手段是直接掛網。例如,針對抗癌藥阿糖胞苷短缺情況,1月3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關于阿糖胞苷注射劑等臨床緊缺藥品掛網采購的通知》,阿糖胞苷注射劑等32個臨床急需藥品將進行掛網采購;1月底,山東將阿糖胞苷注射劑也納入省平臺直接掛網范圍,由醫療機構與生產企業自主議價交易。8月8日,又對阿糖胞苷等短缺藥品直接掛網。
另外,為了治理短缺藥的惡意漲價,相關部門重拳出擊。例如,今年1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稱,2家藥企因實施壟斷行為被依法處罰1243萬元。
近日,國家醫保局印發的《關于做好當前藥品價格管理工作的意見》,也是為了做好短缺藥品保供穩價相關的價格招采工作。
國家醫保局還強調,針對有關方面反映的少數藥品價格異常變動問題,將會采取進一步措施,防范短缺藥品惡意漲價和非短缺藥品“搭車漲價”。
可見,隨著短缺藥品供應保障體系逐步建立健全,國家采取系列舉措懲戒惡意漲價、惡意斷供的企業,未來藥品短缺的矛盾將進一步緩解。而對于藥品經營企業而言,只有合規合法經營,才能走得更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