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12月17日,2019中國智慧企業發展論壇上發布的《中國智慧企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從收集的智慧企業案例來看,制造業創新案例占比高達37.4%,可見制造業企業對于智慧化轉型的迫切程度;信息傳輸、軟件和技術服務智慧企業案例也比較多,此類企業多為服務提供方,主要為其他智慧化轉型企業提供解決方案。
以制藥裝備制造業為例,近年來,不少制藥裝備企業朝著“無人化、少人化、智慧化”方向升級,旨在推進中國智能制藥裝備的發展、智慧制藥工廠藍圖的實現。同時,在制藥工業不斷發展,技術更迭加快的新形勢下,越來越多的制藥裝備企業從單一的設備制造商向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智能化轉型加快
推動制藥產業發展
目前的藥機市場上,全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設備以及生產線不斷涌現,釋放新理念、新活力,助力藥企智能化改造升級。制藥行業的生產模式正隨之發生改變。例如,有藥企車間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該企業將陸續完成整個工廠的智能化擴建升級。擴建升級項目涉及固體制劑中試線的建設以及多條產線、質檢中心、技術中心的智能化升級改造。通過智能化改造,工廠操作員工減少30%,同時改造項目的生產效率也從70%提升到85%,節約能耗節省20%以上,產能得到了很大擴充,以粉針制劑產品為例,產能從3000萬支/年可擴能至1億支/年。
同時,越來越多的制藥裝備企向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一方面通過釋放數據的價值,延伸售后運維、服務業務鏈條,使盈利模式更多元,另一方面為制藥行業提供設備支撐,推動制藥產業發展。
例如,楚天在國內成功推出的智能制藥工程整體解決方案的應用,方案具體包括西林瓶、安瓿瓶、口服液瓶、卡式瓶、預充針、三合一吹灌封、軟袋及大輸液玻璃瓶等一系列無菌藥品生產的全自動化生產設備與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從而打造數字化與智能化制造工廠。
“還沒學會走就想要跑”
數字化、信息化水平待提升
《中國智慧企業發展報告2019》指出,智慧化轉型將是企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現階段中國企業自動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基礎仍顯薄弱,這是制約中國企業智慧化轉型的核心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在制藥裝備制造領域,實現產品更加個性化、制造更加柔性化的目標,數字化、信息化是關鍵。據了解,德國等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基于“工業4.0”理念,已經在智能制藥領域穩步推進,機器人、信息化等前端技術在制藥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多。
反觀國產制藥裝備行業,雖然“工業4.0”的概念已經興起,并且不少藥機企業有意向進行探索、試水,但由于信息化、數字化基礎薄弱,“還沒學會走就想要跑”顯得有些不切實際,且國內制藥裝備行業面臨多種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在監管新形勢下,如何確保生產過程中的風險控制,如何應對日益突出的人力資源問題等。
《中國制造2025》明確,智能制造是未來制造業發展的重點方向。有藥機人在接受制藥網采訪時指出,智能制造確實是未來的一個方向,但當前的問題在于,人們常常把關注點僅僅放在系統結構上。“其實要實現智能制造,關鍵的是數據。通過收集這些數據,然后進行一定的分析、加工,應用這些分析后的結果,來優化我們的生產效率,提升我們的制藥安全,如果達成這樣的流程,就可以算完成了一個完整的數據閉環。”
據了解,在此背景下,國內以楚天等為代表的大型藥機企業正在布局該領域。例如“智慧制藥工廠”概念的提出,旨在利用信息化、大數據、云處理等技術,與藥品生產工藝要求高度集成,實現智能化的生產,達到柔性、高質、高效、安全、節能環保等要求,進而提高中國制藥工業的水準。
總的來看,國產制藥裝備正朝著智慧化方向轉型,但核心問題還亟待解決,才能不斷突破,助力國產制藥裝備升級,提升制藥水平,為企業降低成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