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 截至2月25日,大型跨國藥企幾乎都已公布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這些企業制藥板塊均交上了滿意的答卷,盡管只有寥寥數家增幅達到兩位數。其中拋開器械、診斷等業務,從含疫苗的制藥業務營收看,2019年銷售額前三依舊是輝瑞、羅氏和諾華。同比增長上兩位數的公司基本與上半年相同,為羅氏、默沙東、BMS和阿斯利康。
輝瑞核心生物制藥業務營業收入增長8%
近日,美國制藥巨頭輝瑞公布了2019年財務業績,全年銷售額約518億美元,同比下降1%。其中,生物制藥業務單元收入394.19億美元(+8%)、Upjohn業務收入102.33億美元(-16%)、消費者保健業務收入20.98億美元(-40%)。
據了解,2019年,輝瑞受非專利品牌、仿制藥和消費者保健業務拖累,營收同比下降1%至518億美元。但其核心生物制藥業務營業收入394億美元,增長8%,主要驅動因素是Ibrance、Eliquis、Xeljanz和Vyndaqel,新興市場的營業收入增長14%。非專利品牌和仿制藥業務部門普強營業收入下降16%,營收102億美元,普強中國增長7%。
羅氏制藥業務增長11%
近日,瑞士制藥巨頭羅氏公布了2019年業績報告,全年銷售額614.6億瑞士法郎(約634.5億美元),以固定匯率計算同比增長9%。制藥業務同比增長11%至485.1億瑞士法郎,診斷業務也增長3%,銷售額達129.5億瑞士法郎。
據了解,創新藥Ocrevus,Hemlibra,Tecentriq和Perjeta是主要增長動力,共同為新銷售額貢獻了44億瑞士法郎。 “三駕馬車”貝伐珠單抗、利妥昔單抗、曲妥珠單抗持續為羅氏貢獻了穩定的收入,2019年營收分別為70.73、64.77和60.39億瑞士法郎,但由于近幾年頻頻受到各大市場生物類似藥上市的沖擊,2019年只有貝伐珠單抗營收略有增長(+3.3%)。中國市場上,由于更深層次和廣泛的滲透,銷售額增長了36%達到31億瑞士法郎。
諾華中國區業績實現兩位數增長
近日,諾華(NVS.US)公布2019年財報。財報顯示,諾華2019全年實現營收474.45億美元,同比增長6%。其中,創新藥業務收入達377.14億美元,同比增長8%;仿制藥業務部門山德士Sandoz收入97.31億美元,同比下降1%。
財報顯示,諾華主要增長引擎為司庫奇尤單抗、沙庫巴曲纈沙坦、Zolgensma三款藥物,分別實現35.53億美元、17.26億美元、3.61億美元的銷售額。
諾華在2019年的整體業績表現亮眼,大幅增長的利潤率,使創新藥業務核心利潤率水平有望在中期達到3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諾華本次在財報中提及中國區業績。財報顯示,諾華中國市場銷售額增長達兩位數,并有望在2024年實現翻倍。
默沙東銷售額增長11%
2月5日晚間,據披露默沙東2019年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默沙東實現銷售額為468億美元,增長11%,排除外匯影響,銷售額增長了13%。其中,默沙東的KEYTRUDA(以下簡稱“可瑞達”)2019年在銷售額達到11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55%;疫苗銷售額增長15%,達到84億美元;BRIDION銷售額增長23%,達到11億美元;動物保健2019年銷售額增長4%,至44億美元。
百時美施貴寶(BMS) 營收增長16%
2019年全年,公司收入261.45億美元,同比增長16%;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為34.39億美元,去年同期為49.20億美元,每股盈利2.02美元。其中Eliquis,79.29億美元(+23%),O藥72.04億美元(+7%),另一個免疫類藥物Yervoy營收14.89億美元(12%)。
阿斯利康中國收入近50億美元
阿斯利康是一家性創新驅動型生物制藥公司,專門從事有特殊醫療保健意義的處方藥的研究、開發、制造和銷售。2019年總收入243.84億美元(+10%),中國區收入48.80億美元(+35%),占比超過20%。阿斯利康近50億美元的中國收入中,奧希替尼在整個新興市場達到了7.62億美元(絕大部分為中國收入),哮喘治療藥物布地奈德銷售額高達11.9億美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