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近日,生物醫藥巨頭諾華、強生、禮來、輝瑞、艾伯維、安進、渤健等接連發布了2020年財報。下面筆者就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企業,跟大家一起來看看2020年他們有哪些成果,又在往哪些方向持續發力吧?
艾伯維憑借阿達木單抗繼續稱霸TNFi時代
艾伯維全年銷售額458億美元,增長37.7%。收入增長原因是完成了對艾爾建的收購;其中自身免疫領域是其一個重磅發展領域,全年收入221.53億美元,藥王修美樂獨自貢獻超90%,雖然同時面臨生物類似藥沖擊,但是由于美國市場生物類似藥的延遲上市,銷售額并未迎來顯著下滑。
不過為了繼續穩固大自免領域的優勢地位,近年來伯維一直在尋求阿達木單抗的繼承者。目前,其已先后開發了JAK, IL-23兩款全新一代的品種,雖不是first-in-class,但是藥物具有best-in-class的潛力。業內認為,未來 Rinvoq/ Skyrizi穩健的適應癥拓展計劃、市場潛力也許有能力彌補未來修美樂跌跌不休的業績預期,預計2025年Rinvoq/ Skyrizi或將會成長為累積超150億美元的新一代超級重磅藥品。
安進全年銷售254億美元,生物類似藥發展持續向好
2月2日,安進發布2020年業績,全年銷售254億美元,同比9%;自身免疫重磅產品依那西普專利順利延長至2029年,但是由于創新一代品種的競爭,銷售額微跌至49.96億美元,同比-4.4%;安進通過收購獲得阿普斯特,2020年銷售額近22億。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安進部分產品受生物類似藥沖擊,銷售受到一定影響。但目前,安進自身的生物類似藥業務卻也有聲有色,已經有3款生物類似藥商業化,合計收入17.25億美元,迅速增長了204%。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安進非常重磅的進展當歸屬于first-in-class KRAS G12C抑制劑Sotorasib監管進展。目前該藥物已經遞交上市申請,Sotorasib在2020年WCLC也同時發布新數據,這將會是2021年安進十分期待的一項進展。
禮來2020年總收入245.4億美元,中國區貢獻11.17億美元
1月29日,禮來公布2020年業績,全年總收入245.4億美元,同比增長10%,這個數字高出禮來年初對自己237~242億美元的收入預期。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禮來在年報中還初次披露了中國區完整年度的銷售收入,達到11.17億美元(+19%),其中與信達合作的Tyvyt(信迪利單抗)貢獻3.09億美元。
據年報顯示,禮來之所以能夠取得雙位數的增長,一方面是由于疫情,使得相關產品持續放量;另一方面主要還是在于8款2014年以后上市新藥的聯合發揮,合計貢獻124億美元,在公司總體收入中的占比已經超過50%。從具體產品上看,除此之外,Trulicity(度拉糖肽)也繼續保持20%以上的穩定高速增長,突破50億美元,擴大GLP-1降糖藥市場的規模;IL-17A單抗Taltz(依奇珠單抗)趁Cosentyx增速放緩之際快速擴大自身市場規模,接近20億美元;偏頭痛新藥Emgality(galcanezumab)翻倍增長,達到3.6億美元。總的來說,禮來產品線中多款產品市場優勢明顯。
諾華2020年業績雙增長,中國區營收營增長16%
1月26日,諾華公布2020年財報,這是頭家公布財報的跨國藥企。疫情席卷的這一年,受到沖擊的企業無數,但諾華的銷售額和利潤率仍然在增長。財報顯示,2020年,諾華凈銷售額同比增長3%,達到487億美元;核心營業利潤增長13%,達到154億美元。根據財報顯示,占據2020年諾華主要產品銷售額頭一位的藥品為Cosentyx(司庫奇尤單抗),其適應癥為斑塊狀銀屑病、銀屑病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2020年,該產品的銷售額為39.95億美元,同比增長13.0%。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諾華在中國市場的收入增長16%(26億美元),繼續引導新興地區市場增長。從整體來看,中國已成為諾華前三大市場之一,并且還正在逐漸成為諾華戰略規劃的重點之一。據了解,自1987年以來,諾華就已有超過80多個創新藥物在華獲批。自2017年以來,諾華還有約30個藥物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而2020-2024年,諾華預計在中國將提交50個新藥申請,進一步加快新藥上市的步伐。另外,據諾華制藥總裁Marie-France Tschudin透露,諾華腫瘤和諾華制藥2021年在中國或還會有7個新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