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人物訪談】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在新的起點以及新的發展格局下,制藥企業普遍面臨高成本、產能擴張的挑戰,對于設備需求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那么,與醫藥研發及生產息息相關的反應器行業企業是如何應對變化的?又是如何幫助藥企解決實際難題的呢?對此,制藥網專訪了康寧反應器技術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中國)主任、區域商務總監伍辛軍博士。
談變化:康寧公司積極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隨著市場的發展,制藥領域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康寧公司是如何快速適應市場發展帶來的變化的?為此公司做出了哪些努力?
伍辛軍博士表示,過去幾年尤其是2020年疫情以來,整個制藥行業發展非常快,其背后是因為行業對藥物有更多的呼喚,尤其是藥物的生產包括疫苗的生產,能夠快速研發或生產這些社會需要的藥品變得越來越關鍵。
從2002年到現在,康寧公司在制藥領域耕耘已有十幾年,隨著時間的沉淀,公司在反應器技術領域積累的經驗不斷增多,在響應市場這方面也具備明顯的優勢。
伍辛軍博士回憶道,2020年年初疫情剛爆發的時候,有一家中國客戶為了馳援武漢需要利用反應器來合成消毒劑過氧乙酸(PAA)的。康寧的反應器是在法國生產的,面對特殊情況,公司迅速應對,全球團隊緊密合作,僅用不到三個禮拜時間就完成了康寧反應器的交付,而這些平常需要花費數周甚至數月才能實現。該項目的交付,展現了康寧技術和服務體系能夠助力客戶快速響應市場需求。
另外針對制藥市場快速發展,例如快速獲得藥物分子、快速合成、快速生產等方面的需求,康寧公司也推出了多功能制藥的平臺,快速響應市場。“現在我們國內很多制藥企業,還有一些做CDMO的企業,都建有這樣一個多功能的CDMO生產平臺,可以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以及社會的需求,快速合成這些成品。”伍辛軍博士說道。
康寧反應器在第86屆API China展會現場
談突破:康寧近兩年來在制藥領域取得諸多成果
基于170年的發展,康寧公司創造出很多關鍵技術,其中在中國市場,康寧反應器技術更是以突破性創新快速進入市場。
被問及在制藥領域的突破,伍辛軍博士表示,近兩年來,在市場、尤其是廣大客戶給予公司廣大的信任和支持下,康寧在制藥領域也取得了很多突破。
例如,在浙江醫藥集團,康寧公司幫助其建立了一個萬噸級的醫藥
中間體生產工廠,該工廠于2017年開設,到現在已經連續穩定運行了三年多的時間,截止到今年三月份,已經實現了三萬多個小時的連續穩定運行。
“對于藥品的生產來講,長時間的穩定運行也是非常有里程碑意義的。”伍辛軍博士表示。
據介紹,2020年6月18號,康寧公司又宣布推出單臺年通量萬噸的G5反應器。“在微反應器領域,單臺通量可以做到1萬噸是一大突破。”伍辛軍博士介紹,“這個裝置在2019年11月份就已經開設,到今年3月份也達到了1萬個小時的連續運行。”
要實現智能化就需要先實現連續化。伍辛軍博士表示,現在制藥企業、精細化工企業都在使用連續流技術,而且應用越來越多。但值得一提的是,當下連續流技術方面的人才仍比較短缺。“企業的用戶越來越多,但人才這方面在市場上還是比較缺的,因為學校也沒有開連續流技術這門課,所以對于人才這方面也有很多的需求。”
據介紹,為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康寧公司在2019年開發出Corning Nebula™ Education Kits康寧星云教學平臺,這個平臺主要幫助學校來進行學生的實訓實驗,讓學生來了解連續流技術并進行操作,幫助企業培養更多連續流方面的人才。“這對于企業在十四五規劃做高質量發展方面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我們解決了人才需求問題。”伍辛軍博士說。
談技術:連續流技術幫助藥企實現成果轉化
高效連續化生產已經成為藥品生產技術發展的趨勢和方向,而連續流技術是實現連續化生產的有效途徑。那么,康寧公司是如何利用連續流技術幫助藥企實現成果轉化的?伍辛軍博士提到了兩種合作模式。其中通常的做法是,針對有研發實力的制藥企業,康寧公司教會企業怎么使用,使其快速地把傳統工藝轉化成連續化生產的工藝,從而實現產品的連續化;另外一種合作模式則是針對研發實力比較弱的企業,客戶告訴公司要做什么東西,由康寧技術團隊來幫助其實現連續流的生產工藝的轉化,助力企業快速的把技術用在藥物的生產過程中。
不過,伍辛軍博士也指出,連續流技術在制藥企業的應用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挑戰。一方面,因為制藥行業不像IT、汽車行業,這些行業發展速度快,新的技術導入相對也比較快,而制藥行業對質量、品質的要求非常高,因為藥物直接作用于人體,所以相對來說走得會比較慢一點;另一方面,藥物品種非常多,比如治療慢性病的、癌癥的、感染的,同時藥品的質量要求高,所以對重金屬含量、單雜的控制要求非常高,因此品種非常多也是連續流技術在應用過程中遇到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那么,康寧公司的連續流技術具有哪些優勢?
其一,無縫放大。康寧公司在連續流技術領域耕耘了很多年,也非常重視這方面的技術創新。其中在反應器設計這塊,康寧公司也充分考慮到藥物制造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康寧反應器有一個很典型的特點,就是它可以做到無縫放大,從實驗室規模到生產規模,可以實現無縫對接。“在實驗室開發好了工藝以后,我們可以快速走向工藝化生產。這是通過我們的技術手段來幫助企業實現快速的切換。”伍辛軍博士介紹說。
其二,快速合成。基于品種非常多,康寧反應器平臺本身也有普適性。其平臺不是針對哪個反應或者哪個藥物品種設計的,而是一個多功能平臺,可以進行各個分子的快速合成。
其三,降低雜質含量。由于康寧是做材料的公司,在材料領域有著170多年的技術積累,其材料可以耐受很多種物料的腐蝕,包括強酸、強堿的腐蝕,所以可以避免藥物制造過程中出現金屬離子殘留等問題,康寧公司正是通過技術的手段,大大降低雜質的含量,提高藥品的質量的。
康寧反應器在第86屆API China展會現場
談挑戰:從三個方面幫助藥企解決高成本難題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但藥企普遍面臨成本攀升、品種繁多等問題,對此,企業應該怎么應對呢?
伍辛軍博士指出,制藥企業這幾年經歷帶量采購,藥物的成本問題越來越突出,尤其是隨著藥物的發展,人類基因測序已經完成,所以很多藥物越來越往多品種方向發展。“我們不可能說建一個很大的工廠只生產一個藥物分子,加上量不大,它給企業帶來的回報是相對有限的。”
針對上述挑戰,康寧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其一,通過技術創新,推出萬噸級的生產平臺,幫助品種量比較大的企業,降低他們的生產、運營成本。
其二,通過多功能生產平臺,生產很多藥物分子。在同樣一個平臺下,可以實現品種之間的快速切換,平攤下來,制藥企業的生產成本也會降低。伍辛軍博士表示,成本是企業的生命線,康寧便是從這個角度幫助企業進行成本的節約。
其三,從實驗室規模到生產規模,大大節約制藥項目的開發周期。伍辛軍博主指出,原來傳統的間歇生產模式,從小試到中試再到生產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尤其是中試過程,本身生產不了很多東西,這個過程中伴隨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的,而康寧可以解決從實驗室到生產的放大,幫助企業節約生產的成本。
康寧反應器在第86屆API China展會現場
談前景:康寧公司非常重視中國反應器市場
談及國內反應器市場的前景,伍辛軍博士表示:“我們非常看好這個前景,康寧公司也非常重視中國市場,我們在中國的投資已經超過40年,在大陸的投資額超過70億美金,康寧一直非常重視這個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反應器產業作為剛起步的產業,市場還不成熟,對此,康寧公司也積極做了很多年的市場培育,高度重視產業的發展。2019年,康寧公司在常州開始計劃建立康寧反應器公司全球業務總部,同時把康寧反應器的生產基地、技術中心也建在了常州。
另據伍辛軍博士透露,在今年6月17號,康寧公司也會建立康寧連續流技術培訓中心,“這個培訓中心主要幫助企業解決人才的問題。我們不僅會培養企業的人才,還會培養老師,把連續流領域專業人士請過來,給我們的老師做培訓,讓學校有更多的老師懂這個技術,讓更多的學生學習這個技術,這樣可以幫助整個行業建立很好的生態鏈,能夠健康地往前發展。”
康寧反應器在第86屆API China展會現場
對于康寧公司而言,今年的第86屆API China也是一場非常重要的展會,可以幫助公司進一步拓展市場。伍博士著重介紹了現場帶來的以下反應器產品
其一,康寧G1連續分離和檢測一體化平臺。該平臺的特點在于能夠把連續反應、連續分離、在線檢測集成在一起,可以進行藥物的研發,快速工藝的開發,同時也可以進行藥物公斤級的合成,而且還符合GMP、FDA認證的要求。
G1連續分離和檢測一體化平臺
其二,康寧G4反應器。該平臺仍然延續了流動化學核心原理,目前也可以做成一個多功能的生產平臺,其特點是占地面積非常小,只需四五十平的建地面積,就可以做兩千噸甚至三千噸的年通量的工廠,有了這個平臺可以快速合成產品,滿足客戶的需求,快速給社會提供急需的要求。
G4反應器
其三,康寧星云教學平臺,該集成化平臺于2019年11月推出,此次也亮相于展會上。在康寧展臺現場,還有專人對該平臺進行演示的實驗。據介紹,康寧星云平臺是專門針對新時代學生的需求而設計的,“現在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學化學化工,我們也在反思這個問題,我們這個平臺是針對00后設計的,符合他們使用的習慣,比如我們配備的是10.5寸的大觸摸屏,學生在上面點點手指,就可以進行實驗操作訓練。”伍辛軍博士表示,另外,該平臺都是集成化的,非常小巧。
星云教學平臺
聚焦本質安全綠色低碳,賦能產學研用創新融合,康寧反應技術中心歡迎制藥行業企業咨詢交流,一起深入探討技術,幫助解決社會急需的問題,同時實現制藥企業的轉型升級,以及制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同時誠摯邀請您關注康寧公司有關6月17日“康寧本質安全智能裝備產學研用成果全球發布”大會的新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