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日前,阿斯利康中國對外透露,決定合并呼吸及自體免疫事業部、消化與呼吸霧化事業部,成立呼吸、消化及自體免疫事業部;新事業部將由現任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呼吸及自體免疫事業部負責人林驍帶領。該全新架構調整從2月15日起執行。
調整后,阿斯利康中國業務架構將分為4個板塊,分別是:腫瘤事業部;呼吸、消化及自體免疫事業部;心血管、腎臟及代謝事業部;罕見病事業部。對于此次調整,阿斯利康中國表示,呼吸業務是阿斯利康全球和中國未來戰略業務重要的組成部分。合并后的新事業部將持續鞏固呼吸和消化市場地位,整合其關鍵治療領域的核心產品優勢。
據了解,在呼吸和消化治療領域,布地奈德和奧美拉唑系列是阿斯利康兩大當家產品。不過,由于第三批集采中,阿斯利康奧美拉唑腸溶膠囊丟標;第五批集采中,其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又丟標。其在2022年財務指導中,預計2022年中國區業績可能出現中個位數比例下滑。
從以上可以看出,受集采和醫保談判影響,阿斯利康的壓力不斷增加。因此,近年來其一直在頻頻調整架構。如在2021年9月7日,阿斯利康中國罕見病事業部正式成立。而在此之前,阿斯利康還以390億美元完成對Alexion的收購。目前Alexion全球已有5款產品上市,Alexion預計2023年上市產品數量達到10個,2025年的全球收入規模達90-100億美元。
另外,在今年1月1日,阿斯利康還宣布將及縣慢性業務部、零售業務部、社區業務部、飛鷹業務部和東五縣域市場整合在一起,成立全渠道事業部。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隨著藥品帶量采購的常態化,以及國家醫保談判、一致性評價等醫藥政策的執行落地,眾多藥企在國內市場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尤其是跨國藥企。因此,這也迫使跨國藥企不得不做出戰略調整。據了解,除了阿斯利康,今年以來,包括輝瑞、羅氏、默沙東等多家跨國藥企就都已在中國區調整了組織架構,實行了包括業務線剝離與合并、更換高層人選、聚焦創新藥等在內的多項舉措。
分析認為,跨國藥企大刀闊斧改革的背后,除了受到近年來中國醫藥行業政策推行影響外,更重要的是中國市場環境的風向逐漸由仿制藥向創新靠攏。在國內仿制藥利潤縮水,大力推動創新藥發展的背景下,加速調整布局中國市場的業務與戰略將成為跨國藥企保持競爭優勢的常態化操作。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