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2月16日,步長制藥發布公告稱,公司根據目前的實際經營情況及后續業務發展規劃,為優化資源配置及組織結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運營管理效率,決定對其全資子公司中欣順發予以注銷。
據了解,中欣順發成立于2021年9月18日,注冊資本68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醫學研究和試驗發展等。該公司由步長制藥全資控股。由于本次注銷事項不涉及關聯交易,亦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因此無需提交董事會、股東大會批準。
其實今年以來,醫藥行業內關閉子公司的情況并不少見。在1月12日,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就宣布將關閉其位于南舊金山的Plexxikon的所有業務,該子公司將運營至3月底。資料顯示,Plexxikon成立于 2001 年,是第一三共在2011年以9.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的子公司,擁有兩款已上市抗癌藥和6款已經啟動臨床的藥物。據悉,第一三共此次調整關閉Plexxikon業務的目的是大限度地將資源集中在3款主要ADC產品開發中。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關閉子公司,實際上近期藥企裁撤團隊、進行戰略重組的消息也時有傳出。例如前段時間,美國光譜制藥宣布了一項戰略重組的消息。根據重組內容顯示:公司將裁減30%的員工,優先考慮其后期產品機會,即poziotinib和ROLONTIS (eflapegrastim),取消其早期臨床開發項目FIT Program (IGN 002)和IL-12的工作,并將相應地集中資源,同時大幅減少其選定的工廠的占地面積。
另外,賽諾菲高管在近期召開的季度投資者電話會議上也表示,其2022年會繼續施行裁員計劃,預計全年在全球裁員6000人。目的是為了調整研發管線、擁抱數字化改革,此次裁員的部分原因還包括計劃中的EUROAPI(
原料藥公司)分拆等。
業內分析認為,在這些藥企紛紛做減法的背后,都是為了使企業戰略更加聚焦,更好的發展。因此近年來,一直都有大批藥企在陸續通過出售股份、子公司、剝離核心業務,來加速改革謀發展。對此,業內預計,在醫藥行業迅速迭代的大背景下,企業的破產、注銷、出售將成為常態。為了使企業戰略更加聚焦,未來或還將會有越來越多企業將出售旗下不符合自身戰略發展的資產,從而聚焦公司主營業務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藥企來說,這也意味著,未來醫藥市場競爭注定只會越來越激烈,企業只有內外兼修方可長期在制藥舞臺上具備長期競爭力。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