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3月14日消息,科創板新股首藥控股開啟申購,公司是一家專注于國內小分子創新藥領域的企業。本次公司發行價為39.90元/股,參考行業市盈率為35.38倍。
據悉,公司研發管線涵蓋了非小細胞肺癌、淋巴瘤、肝細胞癌、胰腺癌、甲狀腺癌、卵巢癌、白血病等重點腫瘤適應癥以及II型糖尿病等其他重要疾病領域。目前已形成集AI藥物設計、藥物化學、靶點生物學、藥理學、藥效學、藥物代謝動力學、毒理學、藥學研究、臨床醫學、轉化醫學研究、質量管理于一體的全流程創新藥研發體系。
從在研產品來看,公司已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在研新藥23個,其中,17個已進入臨床研究,包括6個完全自主研發的在研產品以及11個合作研發的在研產品(公司負責臨床前候選藥物的發現及篩選,在完成小試合成工藝交接后,由合作方進行后續的GLP毒理實驗、臨床研發及商業化,雙方共同享有知識產權,公司按協議約定享有里程碑付款和商業化權益)。
目前公司2個管線已進入臨床III期、多款產品的研發進度處于國內前列。其中,SY-707在完成臨床II期后可根據臨床情況申請有條件上市,該產品為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二代ALK激酶抑制劑,用于治療晚期ALK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屬境內外均未上市的創新藥。
SY-3505則是國內頭個進入臨床研究的國產三代ALK抑制劑,已于2019年7月2日取得臨床試驗通知書,目前處于I期臨床試驗階段。該藥對于一、二代ALK抑制劑常見耐藥突變體依然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屬境內外均未上市的創新藥。
另外,SY-1530為公司自主研發的具有全新結構的高選擇性、不可逆的BTK激酶抑制劑,屬境內外均未上市的創新藥。該藥擬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等B細胞來源的惡性腫瘤,已于2016年8月25日獲得臨床批件,目前已進入II期臨床試驗,用于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套細胞淋巴瘤(MCL)。
從研發投入來看,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分別為3183.65萬元、4391.03萬元、8503.27萬元和6561.51萬元。報告期內,公司尚處于藥品研發及臨床階段,因此研發投入相對較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首藥控股尚無產品上市,因此未產生藥品銷售收入,尚處于虧損狀態。
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市場廣闊。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預計全球靶向抗腫瘤小分子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738億美元,中國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的使用規模與全球相比處于較低水平,隨著我國醫保目錄不斷調整、小分子靶向藥物的覆蓋率不斷提高,同時醫生和患者對小分子靶向藥物的了解越發深入、市場接受度逐漸提高以及越來越多進口和國產創新型小分子靶向藥在中國獲批上市等有利因素的驅動,中國小分子靶向抗腫瘤藥物市場將在未來幾年快速發展。
據悉,本次公司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股創新藥研發項目、新藥研發與產業化基地、補充流動資金。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