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6月21日消息,醫藥電商板塊拉升,從個股來看,其中華瑞股份漲超12%,新華制藥漲超9%,另有佐力藥業、百洋醫藥、南京醫藥、鷺燕醫藥等跟漲。
其中,截至10:38分,華瑞股份股價報價8.57元,成交額2008萬,換手率1.74%,市盈(TTM)40.03。公司近日在接受機構調研中表示,目前OTC和互聯網端占比在10%左右,公司將加大包括零售藥店、線上電商渠道等市場覆蓋,提高消費者的購藥可及性。
截至10:38分,新華制藥的報價為29.82元,成交額19.81億,換手率15.12%,市盈(TTM)55.97。消息面上,公司近期與真實生物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真實生物同意新華制藥為其擁有的阿茲夫定等產品在中國及經雙方同意的其他國家的產品生產商和經銷商。
醫藥電商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產業和互聯網經濟相結合的產業。醫藥電商可分為醫藥B2B(企業對企業,如藥師幫)、B2C(企業對顧客,如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和O2O(線上對線下,如叮當快藥、京東藥急送)。其中不少互聯網醫藥企業兼具了多種模式。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信息化的普及,以及人口紅利下,醫藥電商行業發展迅猛。特別是2020年以來,公眾逐漸接受線上問診、線上購藥,加速推進醫保為互聯網診療買單,給醫藥電商也帶來一個高速發展期。
米內網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網上藥店終端藥品(化學藥+中成藥)銷售額突破3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其中,處方藥銷售占醫藥電商的半壁江山。進入2022年,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1月至4月,全國醫藥電商B2C市場規模為441億元,同比增長在26%左右。
不過業內普遍認為,隨著互聯網覆蓋全民后,互聯網流量紅利走向結束,整體醫藥電商市場增速減緩,將倒逼醫藥電商企業積極轉型。其中精細化將成為醫藥電商能否轉型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另外,今年3月份我國印發了《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以下簡稱試行細則),其中明確,患者就診時應當提供具有明確診斷的病歷資料,如門診病歷、住院病歷、出院小結、診斷證明等,由接診醫師留存相關資料,并判斷是否符合復診條件。互聯網診療病歷記錄按照門診電子病歷的有關規定進行管理,保存時間不得少于15年。診療中的圖文對話、音視頻資料等過程記錄保存時間不得少于3年。同時,處方應由接診醫師本人開具,嚴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動生成處方。處方藥應當憑醫師處方銷售、調劑和使用。嚴禁在處方開具前,向患者提供藥品。
同時細則明確,“嚴禁以商業目的進行統方”“嚴禁以謀取利益為目的轉介患者、指定地點購買藥品耗材等。”
該文件被業內認為是醫藥電商迎來的一大重擊,整個行業將進入強監管時代。對此,有分析認為,在此背景下,行業將進入陣痛期,一些不具備條件的中小醫藥電商企業可能會生存不下去,而頭部企業仍存在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