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7月28日消息,鵬華旗下密切跟蹤中證中藥指數的中藥ETF將正式上市交易。中證中藥指數主要選取涉及中藥生產與銷售等業務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樣本,以反映中藥概念類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為投資者提供參與中醫藥領域投資的便捷工具。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26日,中證中藥指數共有成分股50只,總市值超9000億元。該指數自基日(2004年12月31日)至今,累計漲幅達958.91%,遠超于同期的滬深300和中證500指數漲幅。其中在2019年、2020年、2021年,中證中藥指數年度漲幅分別為4.03%、13.45%、33.57%,截至2022年6月30日,近三年年化收益率10.11%,大幅跑贏同期大盤表現。
中證中藥指數的十大重倉股為片仔癀、云南白藥、同仁堂、白云山、以嶺藥業、華潤三九、廣譽遠、東阿阿膠、紅日藥業、吉林敖東,十股股權重占指數總權重超55%,超額收益可觀。此外,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證中藥指數PE估值為32.53倍。
中醫藥是民族瑰寶和重要資源,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消費升級,居民對中醫藥認可度的提升,以及醫療消費需求的擴張,中藥行業有望保持較好的增長趨勢。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中醫大健康產業鏈2030年預計將會達到29730億元。
此外,近年來從國家到地方的相關利好政策也支持中醫藥發展,并且從之前的統籌性質的規劃綱要,轉換成更為具體的發展細則,包括從醫保支付、藥品審評審批、人才培養等方面支持中藥研發、配方顆粒、中醫診療等細分賽道的規范化發展。比如2022年《“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出臺,該文件在中醫藥供給和資源總量、質量標準建設、醫保準入、中醫藥創新、中醫藥國際化等方面做出了具體的發展要求;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培養中醫藥人才的政策,對中醫藥人才培養指明了更加具體的方向。這些政策將有助于中藥行業基本面改善和估值重塑,中藥行業中長期配置價值可期。
長期來看,多家券商都看好中醫藥的長期發展。
例如海通證券表示,2022年《“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從供給、需求和管理三個維度對中醫藥行業的發展制定了全方位的、明確的戰略目標及任務要求,解決了中醫藥行業當前發展的主要痛點和瓶頸。國家對于中醫藥行業政策扶持的信號明顯,支付端、醫院端和藥品端都有所受益,行業具有較大的擴容空間,看好中醫藥行業的長期發展。
民生證券也發布研究報告稱,中醫藥OTC本身無集采風險,且院外市場擁有自主定價權,有助于產品保持較高的利潤空間,隨著消費者人群的擴大和消費心智的開啟,有望長期保持穩健增長態勢。該機構重點關注兩個方向,一是擁有獨家品種、保密品種的標的,擁有高知識產權壁壘,二是具有全渠道覆蓋能力和品牌實力的標的,品牌效應顯著,產品放量迅速。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