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藥網 醫藥股市】 從8月24-26日,多家機構給與相關醫藥企業買入評級,東吳證券給予泰格醫藥買入評級;國金證券給予凱因科技、博瑞醫藥買入評級;華安證券、國盛證券給予貝達藥業買入評級等。
業績穩健增長 東吳證券給予泰格醫藥買入評級
8月26日東吳證券發布研報稱,給予泰格醫藥買入評級。評級理由主要包括:1)主營業務穩健高速增長;2)疫情擾動下在執行項目數量繼續保持增長;3)子公司方達控股布局臨床前業務,有望形成臨床前+臨床協同服務模式。
東吳證券維持2022-2024年盈利預測,預計泰格醫藥營收分別為70.36億元,86.65億元,106.7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4.17億元,40.43億元,46.91億元;當前股價對應估值分別為26×,22×,19×,維持“買入”評級。
近日泰格醫藥發布年中業績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35.94億元,同比增長74.78%,歸母凈利潤11.92億元,同比減少5.02%,扣非歸母凈利潤7.71億元,同比增長42.12%。
研發投入持續加碼 國金證券給予凱因科技、博瑞醫藥買入評級
8月25日,國金證券發布題為《研發投入持續加碼,聚焦創新藥商業化放量》的研報稱,給予凱因科技買入評級。評級理由主要包括:1)聚焦創新藥,凱力唯準入進展順利;2)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加速乙肝功能性治愈管線布局;3)成熟產品金舒喜、凱因益生保持較高地位。
據悉,凱因科技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加速乙肝功能性治愈管線布局。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 7197 萬元,同比增長 82.92%;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 14.60%,同比提高 5.92 個百分點;研發費用占營收比例達到 10.51%。
國金證券預計 2022 年至 2024 年凱因科技歸母凈利潤分別為 1.25/1.50/1.79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 17%/20%/19%,對應 PE 分別為 22/19/176 倍,維持“買入”評級。
同一日,國金證券發布研報稱,給予博瑞醫藥買入評級。評級理由主要包括:1)
原料藥銷售與往年基本持平,制劑銷售放量迅速;2)研發高投入,仿制藥聚焦高端吸入制劑,創新藥重點布局偶聯藥物平臺。據悉,博瑞醫藥今年上半年研發投入 9385 萬元,同比增長 18.29%,研發費用率為18.76%。公司在從原料藥生產企業向創新型制藥企業轉型。
上市產品銷量持續增長,華安證券、國盛證券給予貝達藥業買入評級
8月24日,華安證券發布研報稱,給予貝達藥業買入評級。評級理由主要包括:1)商業化產品力克疫情,持續兌現銷量;2)新藥研發和申報持續推進;3)戰略合作不斷加強。
據悉,貝達藥業始終堅持創新為核心戰略,深耕肺癌等癌癥治療領域,圍繞EGFR、ALK、VEGF、CDK4/6等多個靶點布局豐富多樣的研發管線。其中公司通過對凱美納價格體系的維護,不斷提高醫院覆蓋率和藥店醫保準入,EGFR-TKI凱美納銷售量持續兌現,銷量同比增長37.4%。
華安證券預計2022-2024年貝達藥業收入分別為28.36億元、39.16億元、54.9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6.3%、38.1%、40.4%;2022-2024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25億元、5.88億元、8.2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9%、38.5%、40.7%。其持續看好貝達的商業化能力,現有產品適應癥擴容以及后續管線帶來的第二增長曲線,維持“買入”評級。
此外,國盛證券預測,貝達藥業是A股稀缺的創新藥標的,埃克替尼持續貢獻穩定現金流,恩沙替尼有望快速放量,后續研發管線梯隊已逐步形成,研發團隊具備海外研發經驗+過硬的研發實力,銷售團隊實力強勁,看好公司長期發展,維持“買入”評級。根據半年報情況,其調整了貝達藥業盈利預測,預計貝達藥業2022-202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8.45億元、37.68億元、54.59億元,同比增長26.7%、32.4%、44.9%;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96億元、5.21億元、7.65億元,同比增長3.4%、31.5%、46.8%;對應PE分別為49倍、37倍、25倍。
除此以外,8月25日,財通證券給予金城醫藥買入評級;瑞銀給與中生制藥買入評級;西南證券給予馬應龍買入評級等。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