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CRO即做醫藥研發合同外包的公司,隨著國內新興醫藥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海外訂單不斷向發展中國家轉移,CRO符合未來醫藥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市場前景廣闊。目前,該板塊已成為牛股的聚集處,雖然2022年以來回撤幅度大,但多家公司中報業績超預期,不斷提振市場信心,不少頭部企業也因此獲機構密集關注。
近期,開源證券對泰格醫藥進行研究并發布了研究報告,對泰格醫藥給出買入評級,當前股價為101.97元。
報告認為,從國內臨床CRO行業發展來看,隨著國家多部門出臺系列政策推動國內仿制藥一致性評價落地,并推動國內醫藥產業由仿制藥向創新藥升級轉型,創新研發投入持續增加,外包需求不斷擴大,催生本土臨床CRO企業快速成長。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2020年中國臨床CRO市場規模為263億元,預計于2025年達到835億元,2020-2025年復合增長率25.99%,市場正處于快速擴容階段。
泰格醫藥已成為中國臨床CRO行業頭部企業,2022年半年報顯示,受疫情影響,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超5%,二季度凈利潤同比降幅超15%。
報告認為,泰格醫藥臨床試驗技術服務、臨床試驗相關服務與實驗室服務“三駕馬車”共同發力,多業務協同發展,有望推動公司業績高速增長。同時,對標海外臨床CRO標的,現階段泰格醫藥整體規模較小,但增速快、盈利能力強,未來上升空間較大。
短期看,新增合同金額快速增長,客戶群體穩定且多元化,業績增長確定性強。中長期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境內外CRO市場的快速發展,推動公司業績持續上升。機構預計2022-2024年歸母凈利潤為33.25/38.64/45.65億元。
據統計,該股近90天內共有17家機構給出評級,其中買入評級14家,增持評級3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為135.48。
除了開源證券以外,財信證券9月8日發布研報稱,給予泰格醫藥買入評級,理由主要包括:新冠項目收入貢獻多+項目交付能力強,推動營收高增;新冠項目過手費高+疫情擾動,公司盈利能力同比下滑;項目訂單增長良好,公司業績高增可期。
國泰君安(香港)近期也發布研究報告稱,予泰格醫藥“買入”評級,該機構認為,股價催化劑為國內臨床往后期推進、海外收購推進及業務邊界提升,預計公司未來仍將受益于國內創新藥蓬勃發展和行業集中度提升。
再比如,東吳證券8月底發布研報稱,給予泰格醫藥買入評級。評級理由主要包括:業績符合預期;主營業務穩健高速增長;疫情擾動下在執行項目數量繼續保持增長;子公司方達控股布局臨床前業務,有望形成臨床前+臨床協同服務模式。
截至9月13日10:08,泰格醫藥A股股價報93.75元,下跌8.06%。港股股價報69.70港元,下跌8.89%。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