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 近年來,在國家利好政策的推動下,特別是對于中藥傳承創新的力度不斷加大,中藥創新藥在申報、審批等方面制度日益完善等,中藥行業逐步進入業績兌現期。
數據顯示,2023以來中藥行業業績呈現恢復性上漲態勢。2023 年一季度中藥板塊營收、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達到 14.3% 和 31.8%。其中2023Q1 分別有 58 家公司實現營收和扣非歸母凈利潤正增長,占比約 76%,其中約 36% 的公司營收增速超 20%,約 54% 的公司扣非歸母凈利潤增速超 20%。而太極集團、吉林敖東等13家中藥企業凈利潤增長幅度更是超100%。
如太極集團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991.15%,為2.35億元;吉林敖東,今年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719.23%,為4.86億元;隴神戎發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61.9%,為2000.5萬元;嘉應制藥今年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80.58%,為1218.6萬元。以嶺藥業今年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48.29%,為12.03億元等。
對比來看,2022 年中藥上市公司營收規模達 3495 億元,平均凈利率為 6.9%;51 家公司實現營收正增長,占比約 68.92%;40 家公司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正增長,占比約 54%。其中,近 11% 的公司營收增速超過 20%,近 34% 的公司扣非歸母凈利潤增速超 20%。
業內表示,未來伴隨國家鼓勵政策進一步細化,中藥板塊業績有望進一步景氣上行。而中藥創新藥在申報、審批等方面制度日益完善,獲批速度也逐步加快。在此背景下,很多中藥上市公司不斷加大中藥創新藥研發投入。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2022年,共49家中藥上市公司增加研發費用,25家降低研發費用,但板塊研發投入總額較上年出現增長。其中,天士力、以嶺藥業、康緣藥業分別增加了2.65億元、2.4億元與1.06億元研發投入。而以嶺藥業、天士力、白云山、康緣藥業和華潤三九這五家企業,研發費用分別為10.32億元、8.44億元、8.19億元、6.06億元和5.94億元。
據悉,當前中藥上市公司基本在布局中藥創新藥即1.1類項目,比如康緣藥業就有14個中藥新藥處于臨床及以上階段。而博濟醫藥在2022年及2023年第一季度,簽署的中藥項目訂單中,中藥創新藥占比85%左右。
分析人士表示,與西藥創新藥相比,中藥創新藥的研發成本較低且成功率更高、產品生命周期更長、研發風險更低。現在其逐步積累更豐富的循證醫學證據,臨床接受度有望提升,達峰時間可能縮短,銷售峰值更明確,未來有望參照西藥創新藥體系估值。
此外,相比中藥創新藥,按目錄管理的經典名方新藥免臨床獲批上市,研制周期短,且療效確切,當前也不斷獲得突破。有數據顯示,目前約有35家中藥上市公司布局經典名方。另外有數據預測,預計107個經典名方新藥或將在2025-2027年全部上市,有望推動行業高景氣發展。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