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藥網 市場分析】
原料藥作為化學原料藥是藥品生產的基礎原料,直接影響藥品的質量和產能。隨著醫藥市場的快速發展,原料藥需求不斷增加。數據顯示,2018 年全球原料藥市場規模已經達到 1,657 億美元,預計到 2024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2,367 億美元,年復合增速 6.12%。
我國是全球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大國,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各項產業政策,引導原料藥行業向高質量發展。如《推動原料藥產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產業結構更加合理,采用綠色工藝生產的原料藥比重進一步提高,高端特色原料藥市場份額顯著提升;產業布局更加優化,原料藥基本實現園區化生產,打造一批原料藥集中生產基地;技術水平有效提升,突破20項以上綠色關鍵共性技術,基本實現行業綠色生產技術替代;綠色標準不斷完善,建立原料藥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管理標準評價體系,發揮優勢企業綠色發展引領作用;清潔生產水平明顯提高,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逐步下降。
據悉,除國家層面的政策外,我國31省市也針對原料藥行業出臺了當地的政策規劃,涉及到產值的預期目標、產業配套發展支持等方面。
國家政策扶持原料藥企、帶量采購推動銷售量增長、一致性評價提升原料藥企業議價權……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原料藥行業保持穩定增長。根據相關數據初步統計,2022 年中國化學原料藥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15%,約為 5319 億元。其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是 2022 年部分大宗原料藥價格好于 2021 年,解熱鎮痛、激素、抗感染類原料藥出口旺盛原料藥 CDMO 業務高速增長。
我國生產的原料藥不僅在國內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全球醫藥產業鏈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數據,多年來我國化學原料藥出口規模持續增長,從2010年到2020年,我國化學原料藥出口規模從159.8 億美元增長到了357 億美元,10 年翻了一番多。2022 年,中國原料藥出口金額同比增長 24.04%至 517.86 億美元。
業內表示,隨著國家近年來大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原料藥企業將實現轉型升級。預計到 2028 年我國化學藥品原料藥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市場規模將超過 6800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4.2%。據悉,當前原料藥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有普洛藥業、國邦醫藥 、新華制藥、九洲藥業、華海藥業 、海普瑞等。
其中普洛藥業是集原料藥
中間體、CDMO 和制劑于一體的醫藥平臺。經過30 多年的發展,普洛藥業形成了原料藥、CDMO、制劑三大主營業務并積累了競爭優勢。
國邦醫藥主營業務是醫藥及動物保健品領域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是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羅紅霉素、鹽酸環丙沙星、鹽酸莫西沙星、維格列汀、碳酸鑭、特色頭孢、硼氫化鈉、硼氫化鉀、環丙胺、司氟苯尼考、強力霉素、恩諾沙星、是馬波沙星、沙拉沙星、地克珠利、環丙氨嗪、加米霉素等。
新華制藥主要從事開發、制造和銷售化學原料藥、制劑、
醫藥中間體及其他產品,擁有近80年發展歷史,是全球主要的解熱鎮痛類藥物生產出口基地,營收來源主要依靠解熱鎮痛類產品。數據顯示,2022年,新華制藥解熱鎮痛類等原料藥實現營收31.72億元,占公司營收比重為42.27%,同比增長15.72%。
九洲藥業原料藥品類豐富,整體穩定貢獻業績收入;卡馬西平、酮洛芬、格列齊特等產品保持較好的銷售。目前抗感染類與中樞神經類產品營收占比較大,是目前公司特色原料藥業務的基本盤;降糖類與非甾體類產品增速相對較快,有望為特色原料藥業務的未來發展提供新動能。
華海藥業在原料藥方面,覆蓋抗高血壓類、抗神經類、抗艾類等,是全球主要的普利類、沙坦類藥物供應商。華海藥業憑借在原料藥方面的深厚積累,從產業鏈上游至下游做到了全覆蓋,擁有差異化成本優勢的同時,也保障了供應鏈的安全和穩定,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行業中的地位。
海普瑞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依諾肝素鈉制劑、肝素鈉和依諾肝素鈉原料藥,以及大分子藥物CDMO服務。數據顯示,2022年,海普瑞肝素原料藥業務穩步發展,整體實現銷售收入26.74億元。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