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 CXO即醫藥服務外包,主要分為CRO、CMO/CDMO、CSO三個環節,其中,CRO企業專注于醫藥發現研究服務;CMO/CDMO企業專注于醫藥生產服務;CSO企業專注于醫藥銷售服務。據悉,今年一季度CXO賽道業績出現變臉,且頭部企業新增項目也出現驟降現象。
根據數據顯示,CXO 板塊2022年營收同比增長55.29%,為907.32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45.02%,為213.18億元。但是到了2023年一季度CXO高增長態勢似乎出現“松動”,其營收增速由上一年的63.87%下降至10.58%。與此同時,近期,CXO賽道頭部企業藥明生物新增項目銳減,股價大跌。業績變臉,疊加頭部企業新增項目驟降,這也使得市場對CXO賽道表示擔憂。
對于此現象,有分析人士指出,從短期看,CXO賽道雖然正在承壓,但是大家需要關注相關指標是否出現邊際改善。
其中從創新藥的技術發展角度來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藥物創新需求依然旺盛,行業發展前景有望持續樂觀,包括藥明康德在內,一些在新技術領域布局頭部CXO公司,有望搶占先機。
如有業內人士表示,AI、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技術不斷發展,CXO與AI的配對熱情已被點燃。如2022年4月,美國CRO企業查爾斯河與Valo Health聯合推出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藥物研發平臺Logica,開啟了CXO+AI之路。AI技術給CXO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或將為整個產業打開一個新的格局。
分析人士指出,從長期看,在創新藥研發效率訴求下,醫藥外包的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高。如有報告預測,從2022年到2026年,中國醫藥研發投入外包比例將由42.6%提升至52.2%,全球醫藥研發投入外包比例將由46.5%提升至55%。同時報告預測,從2022年到2026年,由中國醫藥研發服務公司提供的全球外包服務的市場(不包括大分子 CDMO)規模將由 1312 億人民幣增長到3368 億人民幣,年平均增幅約 26.6%。
分析人士認為,基于經濟發展、技術進步以及人們對健康的追求,未來生物制藥產業需求依然旺盛,而越來越高的研發風險和成本也給醫藥外包產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想象空間,CXO產業仍是兼具確定性與成長性的優質板塊。
總體而言,CXO產業的蕭條是短暫的,大幅下跌后或將迎來行業的重新洗牌,新技術、新平臺、新渠道的開發或將是CXO公司下一階段的重點爭奪因素。業內表示,只要中國創新藥始終在進步,CXO終將會迎來撥云見日之日。
另外,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醫療投融資數據依然屬于過去 5 年的歷史高位,出現邊際改善跡象。根據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5月醫療健康領域累計發生152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額為241.9億元,投融資事件數環比增加8%,融資總額環比增加11%。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