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前不久,國家醫療保障局公布《2023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7月1日起,國家醫保服務平臺將開通網上申報系統,這意味著今年的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工作即將拉開大幕。
據了解,為鼓勵行業企業的研發創新,國家醫保局已建立了以新藥為主體的醫保準入和談判續約機制。而目前,隨著醫保目錄調整工作的開展,越來越多創新藥進入醫保的周期在不斷縮短。據《中國醫保藥品管理改革進展與成效藍皮書》顯示,2016~2020年上市的34個創新藥中,有26個進入醫保目錄。而從2017版-2021版國家醫保目錄來看,創新藥納入醫保的周期分別為54.2個月、44.0個月、28.4個月、21.2個月、14個月,正呈現出逐漸縮短的態勢。
與此同時,納入醫保目錄的創新藥數量也在逐年增加,據悉2017年-2021年,上市的創新藥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的數量分別為4種、1種、9種、12種、27種,占比分別為11.8%、2.9%、26.5%、35.3%、36.49%,占比情況總體也呈現出明顯上漲的趨勢。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不少藥企新藥進入醫保后,還實現了快速放量。如力品藥業核心技術產品注射用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進入醫保前終端價格為1160元/支(含稅),進入醫保后終端價格為558元/支(含稅)。價格的下降刺激了銷量,2022年上半年,上述產品經審計的銷售收入830.75萬元(2021全年為45.88萬元),銷售情況較進入醫保前有較大提升。公司還預計未來還將會維持增長。
2023年上半年,國家藥監局發布的藥品獲批上市信息超過20條,涉及肺癌、糖尿病等多個治療領域。其中,僅6月30日一天,國家藥監局就發布多個新藥獲批上市信息:如南京馴鹿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的伊基奧侖賽注射液(商品名:福可蘇)、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拓培非格司亭注射液(商品名:珮金)、恒瑞醫藥的磷酸瑞格列汀(商品名:瑞澤唐)等。
分析人士認為,在國家持續完善優化醫保藥品目錄管理,將更多符合條件的好藥納入目錄的背景下,越來越多上市新藥將被加速納入醫保。
實際上,近年來醫保報銷的藥品種類正不斷增加,已涵蓋了新冠感染、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罕見病、兒童用藥等臨床治療領域,大量新機制、新靶點藥物被納入。未來,在新藥不斷涌現,并被納入目錄的背景下,業內預計,參保群眾用藥保障水平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