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預制菜,是指“以一種或多種農產品為主要原料,運用標準化流水作業,經預加工(如分切、攪拌、腌制、滾揉、成型、調味等)和/或預烹調(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進行預包裝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因預制菜具有簡化做菜過程,并且具有較長保質期的優點,在快節奏的當下,備受年輕消費者的青睞,市場規模可達萬億元級,發展空間巨大。2023年2月,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其中提出要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這也為預制菜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天眼查數據顯示,2020年預制菜企業新增注冊量超1.44萬家,達到頂峰。2021年-2022年增速逐年放緩,現存6.2萬家,今年上半年新增注冊企業1640家。
瞄準萬億級市場,餐飲、種植、養殖等企業均試圖分一杯羹,而中藥+預制菜,正成為不少企業發力的新賽道。
2023年4月消息,昆明中藥廠與溫氏食品聯合推出了參苓雞系列藥膳預制菜,包括參苓白切雞、參苓鹽焗雞和參苓雞湯等預制菜產品,主打健脾養胃的功效。在原料分工上,溫氏食品主要提供雞肉,昆中藥廠則主要提供參苓食品級配方料包。
這一項合作案例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而入局藥膳預制菜領域的企業近年來實際上也不為罕見。
例如,廣州酒家在京東上推出了人參老鴨湯、人參益智仁烏雞湯等藥膳預制菜產品,產品主要由肉湯加入多種藥材烹制而成,產品貼上藥膳食補、營養高、益胃生津、營養滋補等標簽。
惠發食品自2022年9月與上海中藥創新成果轉化中心就“智慧中醫健康管理+五季體質養生預制菜”達成戰略合作后,雙方聯名打造了“大國味道”之“二十四·吉膳房”品牌,推出了“五季體質養生”系列藥膳預制菜。
此外,在國內一些中藥產業發達的地區,發展藥膳預制菜產業更是成為當地鼓勵與支持的事情。
例如,廣東省22年3月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文件中提到,推進預制菜新形態新品類、功能性預制菜(藥膳)、原料篩選與培育等系統性研究。在“菜十條”里,藥膳預制菜被視為一種功能性預制菜。
安國市成立了藥膳預制菜產業聯盟,立足于安國市的藥膳基礎,輔以預制菜的加工、包裝方法,將中醫治未病思想與現代營養學觀念貫穿其中。據透露,安國藥膳預制菜即將布局北京市場,并以打造“中國北方藥膳預制菜產業名城”為未來目標。
“千年藥都”亳州近年來也在大力發展藥膳預制菜。為推動藥膳預制菜標準化,亳州制定發布了藥膳參杞牛肉、藥膳麻椒雞、藥膳芍花雞等3項團體標準。當地已出現了主攻藥膳預制菜的企業,比如譙郡府等。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藥膳預制菜還處于發展的早期階段,雖然這類產品的健康養生等功能性亮點突出,但也有消費者對產品制作、價格居高不下的藥材質量問題等產生質疑。因此,未來發展藥膳預制菜之路還需要持續探索。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