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8月30日上午消息,A股CRO概念股走高,個股方面,諾思格漲超10%,和元生物、圣諾生物、金凱生科、百花醫藥等紛紛跟漲。
CRO板塊是否還值得期待?業內:有望迎來估值修復(圖片來源:制藥網)
當前CRO仍受機構關注。其中,藥明康德作為機構扎堆重倉股之一,截止2023年6月30日,共計220家基金持有藥明康德,合計持有4.57億股,整體持股數量和基金公司數量較一季度有所下降。上半年,藥明康德雖遭公司實際控制人控制的股東G&C VI Limited、G&C IV Hong Kong Limited、G&C V Limited和G&C VII Limited等減持2205萬股,以及中國人壽-傳統-普通保險產品二季度減持160萬股,但也獲得了北向資金大手筆增持1199.42萬股,以及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在二季度增持的103.34萬股,持股數量為6356.95萬股。
同樣的還有凱萊英,其在一季度獲得中歐基金葛蘭增持,一季度持股數量為1654.72萬股,相對上期微增0.19%,占基金凈值比例為3.71%。
不過,從CRO板塊的走勢來看,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CRO 板塊就開始持續下跌。截至2023年6月30日,泰格醫藥跌幅32.75%,皓元醫藥跌幅30.04%,成都先導跌了23.98%,此外,藥明康德、凱萊英分別跌了20.74%、10.39%。
那么,下半年,CRO板塊是否還值得期待呢?有券商分析指出,短期來看,隨著海外CPI數據低于預期和美聯儲加息節奏放緩的預期,海外收入為主的一體化CRO和國內臨床前CRO有望迎來估值修復機會。
中長期來看,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CRO行業的發展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在行業認知度、市場規模以及業務范圍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但隨著藥物研發成本的攀升,越來越多藥企會傾向于尋求專業的CRO機構合作,疊加國內工程師紅利優勢等因素,越來越多訂單轉移到國內,CRO行業景氣度有望保持增長。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居民健康意識的增強,將刺激全球醫藥市場的快速增長以及醫藥創新的加速推進,預計未來幾年CRO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此外,AI 技術的賦能,也有望給CRO賽道帶來一些潛在的利好。市場預計,到2024年,全球CRO市場規模將達960億美元,其中臨床研究階段CRO市場規模約為622億美元。
業績方面,CRO概念股2023年中報業績整體喜憂參半。其中,頭部企業藥明康德2023年上半年實現收入188.71億元,同比增長6.28%;歸母凈利潤53.13億元,同比增長14.61%,公司還預計全年收入同比增長5%-7%。普蕊斯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4848.43萬元,同比增長42.2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194.12萬元,同比增長218.86%。成都先導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56億元,同比增長12.21%;實現歸母凈利潤582.1萬元,同比扭虧為盈。而凱萊英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6.22億元,同比下降8.33%;歸母凈利潤為16.86億元,同比下降3.09%。此外,昭衍新藥、博騰股份等CRO企上半年業績預虧。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