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年來,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快速發展,2022年我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突破3萬家,產品年注冊數量接近4.5萬件,產業規模突破1萬億元,近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54%,已高于我國制造業總體增長水平。
高端、自主已經成為當下醫療器械行業創新發展大勢(圖片來源:制藥網)
醫療器械市場不斷擴大,企業業績迎來新增長
在醫療器械產業持續向好發展下,我國械企正不斷迎來利好。據悉,截至2023年8月25日,披露2023年半年報的醫療器械公司共有56家。營收超10億元的有15家,如開立醫療上半年營業收入10.43億元,同比增長24.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3億元,同比增長56.18%。新華醫療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50.73億元,同比增加14.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59億元,同比增加42.32%。
其中,邁瑞醫療營收更是超過180億。具體來看,上半年邁瑞醫療繼續保持了2017年以來的營收凈利“雙20%”以上增長態勢:實現營業收入184.7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32%;實現凈利潤64.4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83%。
此外,凈利潤實現正增長的有21家,還有多家企業凈利潤增幅超100%,包括寶萊特、翔宇醫療、冠昊生物、戴維醫療、昊海生科等。其中,寶萊特凈利潤增幅居前,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增728.20%,達到5886萬元;實現營業收入6.65億元,同比增長19.22%。對于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寶萊特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通過持續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提升公司產品競爭力、品牌影響力,通過供應鏈管理、產能和物流運輸優化,并充分發揮全國多基地布局的優勢,實現主營業務增長。
從上市醫療器械公司業績增長的原因來看,主要驅動因素包括行業政策持續利好,市場環境逐漸改善,新產品落地等。業內預計,未來在產能以及產品性價比上具備優勢的企業,有望受益于國產替代政策的推行,爭取更多的國內份額,業績還將迎來進一步增長。
創新加速,高端醫療器械將成企業發展重點
目前,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迅速,行業中低端醫療器械國產的占比約90%以上,已經實現大量出口,但要注意的是高端醫療器械高達80%仍靠進口,跨國大品牌仍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其中,進口CT設備、磁共振診斷儀、手術
機器人等仍占據了我國三級醫院的主要市場。
據了解,高端醫療器械行業具有投入較大、回報周期較長的特點。近年來,為了助推國內醫療企業在醫療器械方面的創新升級,其實國家藥監局一直在持續完善法規制度體系,出臺利好文件,如《中國制造2025》中就對醫療器械提出國產化率實質要求,2025年預計縣級醫院國產中高端醫療器械占有率達70%。
利好政策下,國產替代進程將加速,創新成果也將不斷涌現。據悉,上月,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顯示,就已有超4款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獲批上市,包括顱內取栓支架、磁共振成像系統、髖關節置換手術導航定位、硬性鞏膜接觸鏡等。
業內認為,未來在創新高端產品上有成果的企業,以及在海內外營銷渠道上有優勢的企業,將有望在全球醫療器械產業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