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中藥作為一種傳統的治療方式,具有獨特的療效和較少的副作用,正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近期,隨著各行業進入中報披露期,A股中藥板塊的73家上市公司半年報相繼出爐。從整體來看,上半年中藥企業整體業績亮眼,根據數據統計顯示,73家藥企上半年共實現營收接近2000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達244.91億元。其中,86%的中藥企業實現盈利,超7成實現歸母凈利潤實現正增長。
中藥行業已邁入高景氣發展階段(圖片來源:制藥網)
在中藥板塊發展一片大好的背景下,業內預計,未來中藥市場還將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同時還將有3大發展趨勢。
政策紅利推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我國一直將中藥產業視為重要的經濟支柱,近年來也一直在對中醫藥產業發布利好以及規范政策。據悉,2023年以來,相關部門針對中藥注冊、科學監管等方面也已經發布了多項利好文件,正大力助推中醫藥產業發展。如2月10日,國家藥監局發布《中藥注冊管理專門規定》,該規定共11章88條,包括總則、中藥注冊分類與上市審批、人用經驗證據的合理應用、中藥創新藥、中藥改良型新藥、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同名同方藥、上市后變更、中藥注冊標準、藥品名稱和說明書、附則等內容。
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對中藥質量、流通等環節的管控力度都在進一步加大,這將有利于加強中醫藥科學監管,也將進一步推動中藥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業內預計,到2027年,中藥市場規模將逼近1000億元,達到973億元以上,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集采降價加速行業集中
今年以來,全國范圍內的中成藥帶量采購正快速推進。這意味著,國家正試圖通過集采從采購端降低中成藥的價格成本。但從目前來看,與其他醫藥細分領域相比,中成藥行業受到集采影響相對有限也較為溫和,如湖北19省集采中選產品價格平均降幅為42%;山東省集采平均降幅為44%;廣東6省集采非獨家產品中標平均降幅為68%,獨家產品中標平均降幅為22%。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中藥集采常態化或導致行業洗牌,但優質的企業依然將受益,尤其是具備全產業鏈供應的核心優勢。在集采加速行業集中的背景下,在部分產品價格上,盡管會有所降低,但也將擠壓出更多中間經銷水分。
中藥企業創新發展新活力進一步被激發
近年來,政策正不斷鼓勵中醫藥行業創新發展。如2023年1月4日,國家藥監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中藥科學監管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就從加強
中藥材質量管理,強化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監管、完善中藥審評審批機制,重視中藥上市后管理,提升中藥標準管理水平等多個方面做出了明確要求。
2022年6月,我國出臺《“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也提出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注重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深入發掘中醫藥精華,在創新中形成新特色新優勢,促進中醫藥特色發展。
……
在政策不斷為中藥創新藥研發提供方向的背景下,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中醫藥企業也一直在不斷加大對研發創新的投入。如以嶺藥業,2016至2022年,研發投入金額就一直在持續增長,分別為2.4億元、2.6億元、3.6億元、5.2億元、7.4億元、8.38億元、8.95億元。天士力2022年研發投入合計也已達10.16億元,占醫藥工業收入比例為14.22%,占營業收入比例為11.82%。
未來,在一系列利好中藥創新的政策推動下,我國中藥創新藥將迎來新的發展格局,藥企創新發展新活力也將進一步被激發。中藥行業有望進入新產品驅動時代,中藥創新企業管線價值將越來越凸顯,大批品牌中藥企業和創新中藥企業業績將有望迎來新增。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