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日,藥明巨諾在港交所公告,公司擬擴展與生物技術公司2seventy bio, Inc.于2022年建立的合作關系為基礎,建立在公司與2seventy bio的轉化及臨床細胞療法開發平臺之上,該平臺最初旨在更快地在大中華開發基于T細胞的免疫療法產品。
具體而言,公司與2seventy bio擬從2seventy bio的產品組合中共同開發更多候選藥物,利用基于T細胞受體的技術針對實體瘤適應癥以及使用CAR-T細胞技術路徑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
據了解,其實近年來,藥企通過合作,加速提升創新能力,新產品開發進度,以及開展商業化活動等在業內已經越來越常見。除了藥明巨諾,近期還有不少國內藥企也已宣布將在創新藥開發方面展開合作。
9月4日,晶泰科技宣布與聚焦腫瘤微環境重構的ParthenonTherapeutics公司達成合作,共同開發針對實體瘤的抗體藥物。在此次合作中,晶泰科技將授權ParthenonTherapeutics使用其XupremAb®抗體發現平臺。該平臺包括一系列的“實驗+AI”技術方案,可以用于發現具有更好療效和可開發性的抗體藥物。
ParthenonTherapeutics和晶泰科技將使用XupremAb®中的多種發現手段,對免疫組庫進行深度分析,生成大型的整合數據庫,再利用晶泰科技的算法從中挖掘出優異的候選抗體分子。
8月21日,石藥集團公告稱,集團與英矽智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在創新藥研發人工智能領域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基于協議,集團將充分應用自身深厚的藥物研發經驗,結合英矽智能、晶泰科技在創新藥研發領域領先的AI技術平臺,聚焦于具有高度臨床需求的戰略品種,以AI輔助藥物設計,提高新藥篩選效率和成功率,共同推動本集團創新藥物的研發。
7月,中國生物制藥宣布,旗下位于英國劍橋的全資子公司F-star與武田訂立戰略合作及許可協議,該合作將利用F-star專有的全人Fcab™及四價mAb²™平臺,研究及開發用于癌癥患者的新一代多特異性免疫療法。同月,騰盛博藥也發布公告,公司與VBI Vaccines, Inc.簽訂許可協議,以拓展雙方在乙型肝炎(HBV)領域的戰略合作……
從目前來看,藥企通過合作既能在研發端實現優勢互補、降低新藥研發風險,又能在銷售端借助國際大藥企的銷售網絡,使國產創新藥更快地打入國際市場,因此“抱團”在業內已越來越常見。未來,企業合作預計將愈加頻繁,同時涉及到的合作金額也將不斷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分析人士認為,在藥企不斷發起合作的背景下,醫藥行業還將掀起AI制藥熱潮,尤其隨著我國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加快,國內醫藥行業在“AI+新藥”研發領域的合作也將愈加頻繁。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