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 9月14日,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國家組織人工晶體類及運動醫學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公告(第1號)》(下稱《公告》),這意味著第四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正式開啟。
《公告》顯示,此次第四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采產品為人工晶體類及運動醫學類醫用耗材。增材制造技術(即3D打印類)產品可自愿參加。
具體而言,人工晶體類相關耗材包括人工晶體和粘彈器。其中人工晶體包括非球面-單焦點-非散光、非球面-單焦點-散光等8個產品類別,粘彈器包括內聚型、彌散型以及混合型3類。運動醫學類耗材覆蓋帶線錨釘、免打結錨釘、固定釘、固定板等7個品種,共20個類別。
業內表示,此次政策的發布表明高值醫用耗材集采進一步提速擴面。國家通過集采方式來統一調控和規范高值醫用耗材市場,以進一步降低醫療費用、優化資源配置、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對此次帶量采購將帶來的影響,有分析人士還進一步表示,高值醫用耗材集采的持續落地將對耗材產業產生積極影響,大規模集采可大幅提高產業技術,降低產業鏈成本,優化行業市場競爭格局,促進行業集中度提升,推動行業技術升級和產品品質提高,促進提升國產研發能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國產競爭優勢。
據悉,對于相關產品,國內多家公司有所布局。如在人工晶體市場上,蘇州六六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錫蕾明視康科技有限公司、寧波艾克倫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內公司在相關領域有所布局。
有觀點認為,伴隨國家利好政策的進一步落實,白內障診療需求的增加,中國本土創新能力的增強,未來國產人工晶體市場有望快速提升。據悉,人工晶體可以分為單焦點、多焦點、景深延長型、可調節等多個產品類別,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為治療白內障有效手段。
在運動醫學領域,目前國內市場已有多家公司布局。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人們對健康和運動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運動醫學在國內的需求量逐步提高。有研報顯示,2015年至2021年,國內運動醫學市場規模預計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3.4%。這一發展態勢吸引了許多本土企業。傳統骨科耗材企業,如凱利泰、大博醫療、三友醫療等已積極布局運動醫學領域;德美醫療、杭州銳健、天星博邁迪等非上市公司也在推進運動醫學相關產品,有望形成國產替代。
三友醫療相關人士表示,運動醫學在國內正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公司看好這一方向。談及集采可能帶來的影響,該人士表示,對企業來說,運動醫學是新的增量市場,公司對集采后的前景較為樂觀。另外有人士表示,國內運動醫學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國內企業積極布局,未來國產自主化空間廣闊。
據了解,此次人工晶體類及運動醫學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周期為2年,自中選結果實際執行日起計算。已自行開展人工晶體類及運動醫學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且尚在采購協議期內的省份,可順延執行此次集采結果。
至于這一批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如何產生中選產品,根據《公告》,綜合考慮醫療機構需求、企業供應意愿和供應能力等因素,將企業分單元分別競價。同一產品類別下,分A、B兩個競價單元。各競價單元內企業以產品類別開展競價,通過價格競爭產生擬中選企業。
在采購規則方面,《公告》對競價單元、競價規則、擬中選規則等作出規定。其中,聯合采購辦公室將組織醫療機構填報采購需求量,并匯總采購需求量后按一定比例形成意向采購量。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