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期,有報道顯示,廣藥集團旗下白云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白云山)與美晨集團合資組建廣藥白云牙膏公司,廣藥白云牙膏三大系列亮相。
據了解,7月23日,廣藥集團就發布了《關于面向全球公開招聘廣藥集團白云牙膏有限公司總裁等高級人員的公告》。廣藥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廣藥白云牙膏的產品定位為“調菌清火,潔白如云”,此次共推出高端款、時尚款、經典款三大系列牙膏。在時尚包裝上,推出泵裝和管裝。
除了牙膏,從涼茶、床墊到啤酒,近年來廣藥集團其實均有涉獵。例如前段時間,廣藥白云山本草精釀啤酒(廣州)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姚江雄,注冊資本3000萬元,經營范圍包括發酵過程優化技術研發、食品進出口、食品
添加劑銷售、食品互聯網銷售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廣藥集團其實在2022年1月,就啟動了“草本健康啤酒”項目,結合廣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啤酒技術優勢,與南京大學米草科研團隊合作打造草本啤酒。而在今年3月,廣藥集團發布了頭款草本啤酒——凌爽草本精釀啤酒。
以上種種,均體現出廣藥集團正在大健康領域進行多元化跨界布局。實際上,在醫藥集采常態化以及擴大推行范圍帶來的產品價格下降風險增大的背景下,大批醫藥器也為了獲得持久的發展動力,都在通過創新以及多元化發展來尋找業績新增長點。
其中,在多元化發展方面,大健康領域格外受到藥企青睞。如在牙膏這一日用品上,除了廣藥集團,片仔癀、云南白藥、葛蘭素史克等眾多國內外企業也均在入局。
此外,化妝品領域更是藥企跨界的焦點。據業內不完全數據,目前我國涉及化妝品業務的醫藥企業已經超過300家,其中包括片仔癀、云南白藥、馬應龍等眾多傳統藥企,以及復星醫藥、雙鷺藥業等創新企業。目前,藥企入局化妝品業務的方式主要包括三類:其一,藥企直接推出化妝品品牌,如片仔癀、云南白藥、馬應龍等;其二,布局化妝品產業鏈的上游,如普利制藥成功量產化妝品行業的代表原料玻色因等;其三,通過投資等方式間接布局化妝品業務,如天津醫藥收購郁美凈等。
從整體來看,國內藥企跨界經營的品類已經非常豐富,覆蓋了從日化到健康保健到母嬰孕產的眾多個領域,已形成一片蓬勃發展的景象。但需要注意的是,“隔行如隔山”,相關企業在跨界前還需要對經營分輕重,在保證原有業務健康發展的基礎上,深入洞察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后,再根據藥企自身的資源和特質,嘗試跨界。
據悉,當前就已有不少企業跨界“失敗”。如2022年12月9日,同仁堂發布公告稱,擬與湖北楚園春酒業、棲鳳生態、京宜生物簽署《投資協議》,預計向京宜生物投資不超過1.9億元,取得其51%股權;但隨后在12月16日,同仁堂就披露,經審慎考慮,決定終止本次投資。
此外,太安堂也早在2021年10月13日就公告稱,擬與全資子公司上海金皮寶制藥、上海太安堂云健康科技一起出售、轉讓化妝品相關資產給上海皮寶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優化公司資產結構,聚焦主業發展。交易完成后,太安堂將不再經營化妝品業務。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